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彙整: 2008 年 10 月

1800元龙芯笔记本震撼开包 外形酷似易PC

新闻来源:网易数码
对于“龙芯”这一名词,相信广大网友早已不陌生。作为备受国人瞩目的“国产处理器”,我们不知道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却依然不见其产品的踪影。原本在年 中,采用龙芯2F处理器的福珑2F笔记本便正式上市,却在不足3天的时间里闹剧般便宣告:“龙芯电脑已脱销”。龙芯电脑,难道仅仅是雾里看花而已?

还 好,网易数码的编辑们厉尽艰辛,找遍了所有渠道,终于联系到深圳一本通公司拿到其最新搭载龙芯Loongson 2F处理器的超便携笔记本――龙腾系列EBT700。作为100%中国制造的处理器,龙芯到底是什么?搭载龙芯处理器的笔记本到底表现如何?在接下来的报 导我们将为你一一揭晓。

龙芯笔记本开包:和第一代EeePC惊人相似
本次我们拿到的龙芯笔记本由深圳一本通公司生产的超便携电脑,从外型上看和第一代EeePC 4GB非常相似,相信两者采用同一个模具。

包装盒特写

与EeePC定位相似的超便携电脑

打开盒子便可以看到主机

包含主机,充电器,保修卡以及说明书

采用与第一代EeePC相同的模具

打开翻盖,连内部也和EeePC完全相同

龙芯处理器真机特写
从产品说明书我们可以看到,该产品采用Loongson 2F 1GHz处理器、1GB DDR2内存、4GB闪存硬盘以及7英寸液晶显示屏。

把机器拆开,大名鼎鼎的龙芯处理器终于第一次展现在我们的肉眼前

如假包换的龙芯处理器

龙芯处理器超大特写

采用AMD的南桥芯片

看到这,我们相信你已经对这款龙芯笔记本垂咽三尺。那么这款龙芯笔记本到底能做些什么?龙芯处理器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呢?请继续留意网易数码的跟踪报导,我们将为你一一揭晓。

“Windows应该在错误信息上多做改进”

Windows Vista磕磕绊绊走到现在,我们依然不能认为它是一个很棒的系统,其实在错误对话框中可以看出来,lifehacker认为微软还是没有把用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我们来看看以下系统出错时的一些截图:
ExplorerDead.jpg
错误信息的出现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坏事,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获得除错的信息,但对于用户来说,为什么不写明白一点呢?

信息量不够

PrintingErrors.jpg
出了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信息错误

ConnectedState.jpg非常笼统的说法,容易让用户造成误判.

毫无帮助

ProblemConfirmed.jpg对于一个毫无帮助的错误对话框,用户还能做些什么?

InstallProblem.jpg
看以上的图片,微软是在给用户出两难的题目么?

废话连篇

NoLocation01.jpg其实有那么多兴致去写那么一大串字符,还不如直接告诉用户目录不存在或者无法访问.

NoLocation02.jpg在这个对话框之后,Windows把自己的肚皮露了出来,他们打算让用户把文件保存到这里么?默认保存在文档文件夹里不好么?

雅虎股价继续惨跌 微软再收购可能只需100亿美元

雅虎股价今天跌破了14美元,击穿了市场的另一条心理防线.
雅虎股价今天曾一度下探13.62美元,与前一天的收盘价相比跌幅超过了6%.雅虎股价不仅创下了52周来的新低,成交量也萎缩到了自2003年5月末以来的最低水平.股价下探13.62美元使得雅虎市值也缩水到了193.5亿美元.
微软今年5月份撤消了以475亿美元整体收购雅虎的的收购方案,随后提出了以90亿美元收购雅虎搜索业务的方案,不过最后还是没能如愿.但如果照目前跌势发展下去,如果微软愿意,有一天它或许就能够以收购雅虎搜索业务的代价拿下整个雅虎.

Google将为网页搜索结果建立RSS聚合

搜索引擎技术网站Search Engine Land周三确认称,谷歌将“很快”为网页搜索结果提供RSS聚合功能.
正如Search Engine Land编辑马特·麦考吉(Matt McGee)所指出的那样,谷歌是唯一一个不为网页搜索提供RSS聚合的网络搜索引擎.因此,谷歌将推出网页RSS聚合功能无疑是个好消息.
谷歌称RSS聚合功能将是Alerts产品的一部分,这种产品为网络、博客及其他搜索类型的最新搜索结果发送电子邮件通知.谷歌Alerts被广泛使用,但它只是一种类似于“辅助轮”的工具,适用于尚不习惯RSS聚合的用户.

虽然博客和新闻站点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但其和网页搜索结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谷歌表示不确认网页搜索RSS聚合何时可用.

谷歌图像搜索还没有alerts或聚合功能,很可能是因为这种搜索远落后于网页搜索

网通大厦标志牌开始拆除 一个时代结束

位于北京金融街的网通大厦的标志牌开始拆除.据悉,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将在本月完成.
中国证监会已经审核通过了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至此,联通与网通合并交易已经取得所需全部政府机关的核准.此外,联通网通合并交易的生效和交割尚需要等待香港高等法院聆讯并批准.

360度鲍尔默:代替盖茨征战微软互联网困惑

9月,《商业周刊》杂志评选出了25位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人物,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名列第一.
他被定义为“探索者”,鲍尔默需要完成的功课是,在不削弱Windows 优势的同时将微软塑造成互联网公司.IT业的重点已经从桌面转向网络,而微软接下来的表现,无论积极或者消极,都足够有影响.

360度鲍尔默:代替盖茨征战微软互联网困惑

同窗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1956年3月出生于底特律.

底特律(Detroit)是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1899年建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自1914年亨利-福特定义汽车生产线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鲍尔默的父亲福莱德-鲍尔默是瑞士人,二战后从瑞士来到美国,最初时担任过战犯法庭审判长的翻译官,之后进入汽车业,后来成为福特的一名经理.母亲是俄罗斯犹太裔人,喜欢读书.

父 亲没有机会上大学,因此寄望于鲍尔默.而事实上,鲍尔默在中学期间已经展现出多方面的天赋.他在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测试,即所谓美国高考中获得满分,全美数学大赛中进入前十名,顺利拿到哈佛数学系奖学金.当然大家不会忽略他的身材,中学时代他是一名橄榄球后 卫队员.

鲍尔默是在1973年进入哈佛的,在二年级时他结识了同一宿舍楼的比尔-盖茨.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比鲍尔默年长几个月.

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学校的电影院,据说在观看《雨中情》和《橙色钟表机械》两部电影时,他们均被打动,最后还合唱了主题曲,并热烈讨论拿破仑,鲍尔默得出结论:这个家伙不寻常.

之后两人成为朋友,虽然鲍尔默热情洋溢,性格外向,而盖茨性格腼腆,较为内向,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讨论数学问题.在他们老师的记忆中,这两人很少来听课,但是门门功课都是A.

我们都知道的,1975 年,盖茨从哈佛休学以创办微软,当然他也询问了鲍尔默的意向.不过那个时候,鲍尔默是哈佛的明星,他是《红色哈佛》报(Harvard Crimson)和哈佛文学杂志的骨干、学校橄榄球队的经理.他有更高的“机会成本”.当然,来日方长.

在获得了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鲍尔默考入了斯坦福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于1925年,在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赫伯特-胡佛的倡导下成立,当时他认为美国西海岸缺少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

不过,鲍尔默决定先社会实践一下,于是他到了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宝洁,获得了一份产品助理经理的工作,最初是负责一种巧克力蛋糕粉.在总部大楼的同一间办公室,他遇到了另一个小伙子杰夫-伊梅尔特,他们成为朋友,伊梅尔特后来成为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79年鲍尔默进入斯坦福商学院,学习MBA课程.期间,他和盖茨一直有联系.1980年6月,微软成立五年了,这家创业型的公司已经明显有了管理上的需求.盖茨再一次建议他中止学业加入到微软.这一次,鲍尔默接受了.

于 是他成为微软第17位员工,同时是第一位非技术员工,他的头衔是总裁个人助理,换句话说就是盖茨的商务助理.具体报酬是年薪5万美元以及7%股份.虽然两 人都看好微软的发展,“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拥有计算机”,但是这个阶段相信他们对7%的未来价值仍然缺乏具体的概念.

盖茨事后回忆:当时我掌管工资单,撰写和签署合同,缴纳税费,指导员工如何销售产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编写程序、销售软件,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事实上,把鲍尔默引入微软是我做出的最重要的抉择之一.”

技术产品商品化

今天我们回顾微软成功的过程,可以归纳为“技术产品的商品化”.

之前由系统厂商提供,或者由用户自行完成的程序,现在成为独立可出售的商品,并且相对于之前的获取途径,价格低廉.

在 1980年之前,微软主要提供BASIC解译器,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或者“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当时的一些计算机爱好者自行编辑了一些BASIC解译器,并且免费发放.而微软是少数提供BASIC解 译器的商业公司,于是微软BASIC逐渐成为产业标准,这也是微软第一个统治市场的产品.

而1980年,微软在一个机会点上,那一年 IBM最终决定由微软来开发IBM Personal Computer操作系统软件.微软从开发者帕特森手中买下了一个操作系统,再把它改写为磁盘操作系统软件Microsoft DOS(DOS是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微软同IBM签订了一份,当时看没有什么,但后来意义重大的协议,微软保留了操作系统的所有权,并且被允许向其他PC 兼容厂商出售.

鲍尔默和盖茨在一开始就展开了“交锋”,盖茨回忆:我和史蒂夫很少发生争论,但他到微软的第三个星期,我们就起了争议.当 时微软雇佣了30名员工,史蒂夫却坚持再雇50个……“但是史蒂夫丝毫不肯让步,所以我妥协了.”创业公司既存在机会,也面临财务风险,重要的是平衡两方 面的观点,事后看来,微软成功走过了发展初期.

1983年,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因患何杰金氏淋巴瘤离开微软公司,他是微软第二大股东,这足以保证他成为这颗行星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1984年鲍尔默主管Windows开发,当时发现这项开发的复杂性超乎寻常,已经严重落后于既定进程.

早期开发的Windows其实只是DOS系统之上的一个图形应用程序,Windows 1.0于1985年11月20日发布,最初售价为100美元,没有受到用户特别的关注.

微软并不一定可以统治操作系统领域,在图形化界面潮流影响下,及对并行处理的切实需求,IBM和Microsoft共同开发了OS/2,OS/2是Operating System 2的缩写,意思为第二代操作系统.OS/2 1.0 在1987年12月上市.

这 一期间微软推出了Windows 2.0,虽然此后苹果公司就Windows 的图形用户界面与Macintosh的相似性,同微软起了纷争,最后微软基于早先苹果的一个授权协议赢得了官司,但是Windows 2.0销量仍然不佳.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发布,基于多方面的改建,这次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

最终Windows 而不是OS/2成为操作系统标准的原因,今天看非常清晰,个人电脑的用户同商业用户不同,强调广泛兼容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容忍少量宕机,而IBM仍然受到主机时代观念的影响.但是对微软来说,则是充分贴近市场,理解了用户的需求.

Windows 并非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而是经过数个版本之后才为市场所接受,这后来成为微软产品的一个“传统”,事实上隐含了PC软件开发的某种共性.

鲍 尔默事后得出了“三阶段”理论:我喜欢跟别人说,所有的产品和所有的企业都将经历三个阶段:开始是愿景阶段,这一阶段充满了兴奋和活力,但事实上我们对自 己的无知之处一无所知;接着就进入了耐心阶段,一个艰难的历程,你不得不对市场作出反应,经历反复调整之后,你不能失去耐心;最后,你终于进入了行动阶 段,此时,可以规模生产,同时跟踪产品价格,看看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收入.

1995年8月24日推出的Windows 95其版本号实际上是Windows 4.0.Windows 95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也推动个人电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普通人操作电脑变得不再有障碍.

微软围绕Windows 95推出的宣传攻势,被认为技术产品营销的经典案例.包括“滚石”Rolling Stones乐队的歌曲“Start Me Up”迎面而来.当时,甚至于很多没有电脑的顾客受到宣传的影响也排队购买软件.

一位早期Windows产品开发工程师回忆:鲍尔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同盖茨不是同一个类型的.只要给他一项生意,不管他做过还是没有做过,他都可以估算出这种生意的利润有多少,什么地方挣钱,什么地方亏本,误差不会超过5%.

接任

统一PC操作系统之后,借助于个人电脑的普遍应用,微软一定程度上取代了IBM之前在IT领域中的地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还在MS-DOS时代,与电子表格软件Lotus1-2-3兼容性的问题就受到关注.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Office办公软件开始渗透公司用户.

Office 最初是一个推广名称,诉求重点是购买合集比单独购买要便宜.最初的Office 版本包含Word、Excel和Powerpoint.另一个专业版包含Access.之后涉及的软件包括Outlook 一款电子邮件客户端,Project用于为任务分配资源、跟踪进度、管理预算和分析工作量的软件,Publisher入门级的桌面出版应用软件,2000 年微软在收购Visio公司后增加了Visio流程图和矢量绘图软件.

公司用户无疑有更强的支付能力,Office套装办公软件给微软带 来了丰厚的利润.而当微软介入到公司用户具体工作的时候,他们就有机会提供后端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还记得OS/2吗,在微软和IBM关系破裂之后,IBM 继续开发自己的OS/2,微软则把OS/2 NT改名为Windows NT.没有什么是浪费的.

总的来说,技术产品商品化意味软件被设计成容易设置,允许企业雇佣水准不是很高的系统管理员.微软鼓吹这降低了企业的IT“拥有总成本”.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这个阶段,微软让产业链所有的企业都感到不安,通过PC操作系统,微软天然同最终用户接触,而凭借成功的“技术产品商品化”,微软似乎可以将影响力遍及到所有的领域,数据库、企业管理软件、用于团队协作的群组软件,一切一切.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微软实际上实践了“包围再扩展”(embrace and extend)的策略.在开放的,已经确立的行业标准之上加入自己的专利功能,最终达到利用其市场优势来控制“扩展”的标准.

不过,同微软崛起类似,技术型企业的挑战者总是出现在视线之外.

1994 年4月4日由马克-安德森和吉姆-克拉克共同创办了马赛克通讯公司,后来更名为网景.1994年10月13日该公司开发的Mosaic网景0.9版浏览器 上市,这套软件后来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1995年8月9日公司股票上市,同时也宣告了互联网热潮的到来.

微软迅速意识到一个问题,网络浏览器削弱了操作系统的地位,于是迅速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以同Netscape竞争,两家为竞争客户,竞相免费发放软件,这也启迪了随后的互联网经济,最终微软通过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捆绑的方式再一次拥有了市场.

不过,这就打破了之前的平衡.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将浏览器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件非法捆绑销售.

1998年7月,之前担任微软公司销售与技术支持执行副总裁的鲍尔默升为总裁,负责微软的日常管理与运营.同年10月,反垄断案正式立案.

2000年1月13日,比尔-盖茨宣布辞去微软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留任董事长,事实上他给自己一个“首席软件设计师”的新头衔.鲍尔默接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进入董事会.

鲍尔默后来回忆:1999年,盖茨让我担任CEO.我说:“如果你还想当CEO,那么就别让我当CEO.”而盖茨说:“我是真的想让你当CEO.”

2000 年4月,联邦法官托马斯-杰克逊称,根据搜集到的证据证明微软公司的确存在垄断行为.杰克逊判决微软必须一分为二.据CNN的报道,具体是,一家公司负责 生产和销售Microsoft Office 等应用软件,以及互联网相关业务;另一家将负责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公司的每个董事仅能拥有其中一家公司的股权.6月,上诉法庭推翻托马斯 -杰克逊法官对浏览器案件的裁决,微软躲过被拆分的命运.

性格应该是人事变动的原因之一,鲍尔默热情洋溢,沟通富于感染力,演讲中说到关键词时,经常会重复三遍.与盖茨相比,鲍尔默更接近“性情中人”的定义,当然,这一阶段,公众希望和一个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微软CEO打交道.

最勤奋亿万富翁

微软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来决定网景公司的前途,但是它无法改变产业的趋势,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PC在IT产业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这个阶段,微软的市场定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一个IT业的进攻者,逐渐转变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参与者.

2001年微软推出的Xbox游戏机,游戏终端市场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和任天堂(Nintendo)两家公司主导.

这 种市场渗透是相互的,自由软件Linux让IT评论家们兴奋不已,当然也让鲍尔默感到了压力,2002年6月17日CRN.com报道,鲍尔默在谈到 Linux时说:它是非传统的,自由的,而且很便宜.我们必须告诉人们,为什么他们所付其实物超所值.我们的产品曾经都很便宜.我们要比Novell,甲 骨文都要便宜.但这次我们不能这样办.

SQL Server让微软和甲骨文在数据库市场遭遇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微软从Sybase买到了数据库软件技术.通过较低的价格,以及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拥 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Gartner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SQLServer在非主机市场上的份额达26%,位居第二位.

拥有数据库之后,微软又渗透到管理软件领域.2005年SAP的CEO孔翰宁就这一问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软在中型企业市场将是SAP公司的竞争对手.”但他同时也表示,“SAP有更为丰富的产品线,SAP公司和微软公司的业务和解决方案的交叉并不太大.”

一方面,这一阶段,微软在众多领域颇为积极,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但是另一方面,那种颠覆性的市场变化再也没有发生.

当然,微软仍然具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还在早期的时候,微软就发现软件开发依赖于优秀的人才,普通人才的堆积并不能形成对优秀人才的替代.围绕这一观念,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微软已经形成了理解人才,获得人才,发挥人才的理论和对应的机制.

亚当-杰佛逊的《史蒂夫-鲍尔默传》中记录,当谈到员工的条件是什么?鲍尔默说,“我选择员工的条件只有四个:勤奋、数学逻辑能力强,高智商和高情商.”

鲍尔默也引用盖茨的话:“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为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鲍尔默开通了24小时的800免费电话,以便员工同他联络,而且他也真的亲自接听这些电话.据说,他能说出1000名公司经理人的名字和职务.

2006年7月鲍尔默表示,微软已经成为一家“多内核”公司.公司内部有一个“索尼”,还有一个“雅虎”或者“谷歌”.鲍尔默强调,“微软是相当顽强的,在介入的主要业务中,它还没有放弃一种业务.”

的 确,在新的阶段,扎实的工作是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公司需要勤奋和富于奉献精神的CEO.《福布斯》评选出全球最勤奋的亿万富翁,鲍尔默当选.这并不让人意 外.有媒体采访了一位微软前员工,这位和鲍尔默相处多年的员工透露,鲍尔默能记住公司里许多普通员工的名字,原因是每天睡觉之前他都翻看微软的职工手册.

网络时代的困惑

回过头来看,微软在接受互联网上并不保守.

1995年8月24日微软推出了在线服务MSN(Microsoft Network,微软网络),以同AOL竞争.

1997年,微软收购了Hotmail,互联网早期最受欢迎的webmail服务商.之后Hotmail被命名为MSN Hotmail,并成为.NET Passport,一个综合登入服务系统的平台.

最初的时候,雅虎们通过广告获得收入,那么这实际上被认为是一种较为边缘化的IT收入模式.但是随后Google迅速崛起,突然让微软之前似乎完美的商业模式变得老旧.

之前微软通过技术的商品化,将软件包装在漂亮的盒子里,在多样化的流通渠道出售,基于规模效应来获得软件的开发投入.

但 是Google 证明了另一种模式:如果某项技术产品是免费的,那么就可以吸引最多的用户,相应充分体现规模效应.而基于互联网意味,诸如升级,或者程序打补丁不再会困扰 用户.换句话说,之前昂贵的服务变得异常廉价.而当一家IT企业成为行业标准之后,具体的商业模式变得不再重要.

我们知道Google 推出了Android操作系统,这是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换言之它是免费的,既然是免费的,手机厂商就可以推出更为廉价的智能手机,而Google将从支持手机的网络服务中获益.对应微软的Windows Mobile是收费的.

2008 年10月,鲍尔默表态,将继续向手机制造商收取Windows Mobile版权使用费.他表示:要说为什么Google、诺基亚不受版权费,尤其Google,如果它不赚钱的话,为什么会投入那么多钱,这是个很有意 思的问题.“我们征收版权费,他们(各合作伙伴)反而能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微软要面对的变化,不仅仅是Google,还包括“老朋 友”苹果.这家发端于个人电脑产业初期的企业,一度被认为跟不上趟了.但是在过去几年,得益于Mac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以及iPhone手机的热 销,股价一路上扬,2008年8月总市值已经超越了Google,仅次于微软和IBM.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Windows不再是全部.

2008年2月1日,微软宣布,计划以每股31美元收购雅虎全部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鲍尔默随后表示:我们一直都很尊敬雅虎,这一交易可以推动我们为消费者、发行商和广告客户提供更令人激动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们在网络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但是这不是杨致远的想法,虽然最终报价进一步提高到33美元,谈判仍然破裂了.在其后致杨致远的信中,鲍尔默写道:我认为我们本周所做决定是有用的,让我第一次清楚地明白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

2008年6月《财富》刊载《后盖茨时代的微软挑战》一文,文中指出:在线服务部门提供Windows Live服务,包括微软搜索产品和Hotmail,其33亿美元的年收入仅占公司年收入的6%.

当然,投资者持有相当的保留:微软的股价在过去6年中一直在25至30美元间窄幅波动.2007年股价曾经上涨至35美元,但微软提出收购雅虎后又跌回20多美元.现在微软股价12个月市盈率只有16倍……

2008年6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发生的事件是,比尔-盖茨退休了.这是一个感伤的时刻,告别晚会上,鲍尔默交给盖茨一个剪贴簿作为离别礼物,两人热泪盈眶.饱含了他们的友谊、相互理解、理想……

结语

在IT业有一个“传说”,即一家企业无论多么成功,也不能成为跨越两个时代的领导者,一个典型的例子是IBM.

微 软一直在留意这个寓言,IT评论家们帮助微软找到了众多潜在的挑战者.其实到目前为止微软应付得不错,现在没有人认为,AOL会颠覆市场了,网景则被 AOL收购了,而雅虎属于被收购对象,即使雅虎和AOL联起手来问题也不大.鲍尔默曾表示他将在10年后退休.那么他将揭开寓言最戏剧性的一页.我们拭目 以待.

腾讯科技编译

AMD回击英特尔 否认分拆制造业务协议侵权

AMD发言人菲尔·休斯(PhilHughes)日前表示,AMD分拆制造业务、成立合资公司交易并未侵犯英特尔与AMD之间的专利授权协议.
AMD周二宣布,分拆其制造业务,并与阿布扎比高科技投资公司ATIC成立新合资企业“Foundry”.随后,英特尔发言人查克·穆洛伊(ChuckMulloy)称,这笔交易很可能影响到英特尔与AMD之间的专利授权协议.
根据AMD和英特尔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AMD需向英特尔支付授权费.穆洛伊称:“英特尔严重质疑AMD的该项决定,因为它与许可协议有关.英特尔将积极维护自己的专利权.”

对此,AMD发言人休斯日前回应道,该交易并未侵犯英特尔与AMD之间的专利授权协议.休斯说:“这笔交易充分考虑了英特尔与AMD之间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我们会像尊重自己的知识产权一样尊重英特尔的知识产权.”

网上下载黄片遭罚 专家称公安部规章应该废止

你从网上下载过“黄片”吗?你因此受到过警方的处罚吗?
这两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可笑.可是,河南南阳市民任先生因下载淫秽视频而被警方罚款1900元,已成为被热议的话题.对此,法学专家认为,南阳警方对任先生的处罚适用法律不当,相关规章更应该尽快依法修改.

警方:下载淫秽信息要罚款

事件主人公名叫任超奇,今年28岁.今年,他和朋友王明(化名)合伙在南阳光彩市场租门面房开了一家汽车配件服务中心,正在筹备.“因为经费紧张,我把自己家里的电脑搬到公司来用,这样省钱.”任超奇说.

今年7月底,南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登记为王明的宽带用户经常向外发送大量不良邮件.8月18日上午,丁立等3名网络警察到汽配城对王明的电脑进行现场勘验,发现该电脑一收发邮件端口呈开放状态,被人利用发送大量不良邮件.随后,网警在对店中另一台电脑进行了勘验,发现该电脑D盘下一个文件夹中存有两部淫秽电影.

任超奇立即向警察认错:“那是我去年下载的,长约30分钟.当时自己还没结婚,既没传播,也没让别人看,完全是好奇,后来也忘了删了.我承认下载黄色视频不对.”警察当即扣押了他的电脑主机,并做了笔录.

9月10日,网警将任超奇电脑中的视频制成光盘送交公安局治安支队进行鉴定,确认该视频属于淫秽物品.9月12日,警方对任超奇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中称:“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其中一台电脑上复制下载有一部淫秽视频”,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项及第二十条规定,对任超奇警告并处1900元罚款.

记者查阅该《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国务院批准后于1997年12月30日由公安部发布实施的,其第五条第六项规定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信息.第二十条规定:违反第五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

警方称:“之所以罚任超奇1900元,是出于他多次提出经济困难的考虑.”

“我自己下载自己看,没有拿来赚钱,也没给社会造成啥危害,就罚我1900元?”任超奇觉得冤.

为他叫屈的网友很多,多数网友认为,只要没有传播淫秽信息,而只是自己观看,没有对社会产生危害,就不应受到处罚.“更何况,有些淫秽网站会在人上网的时候,通过技术手段把淫秽信息自动下载到电脑里.如果这也会被处罚,那岂不是太可怕了.”一网友说.

更令人惊奇的是,9月20日,南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队长刘路还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一位网友称自己家中的电脑中存有大量淫秽视频,“想去本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又恐怕本地不立案,所以想请南阳网警来上海办案……”

专家:相关规章应废止或修改

警方的处罚是否于法有据?记者为此采访了著名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姜明安.

姜明安教授认为,南阳警方对任超奇的行政处罚属于适用法律不当,警方处罚依据的部门规章更应该依法修改.

理由很简单.2006年3月1日起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该法并未将“下载淫秽信息”列为禁止性规定.即使是将任超奇的行为定性为“复制”,也应该说是情节较轻,应依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姜明安教授说,依照《立法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法律”,《管理办法》属于“规章”,法律的效力高于规章;而且《管理办法》是1997年开始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则是2006年开始实施.警方应该按照既是上位法又是新法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而不应按照下位法且是旧法的《管理办法》来处理.

针对警方有关人士提出的“既然《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查阅淫秽视频没有明文规定,而《管理办法》中有明文规定,就应依照后者进行管理”的说法,姜教授指出:这正好证明《管理办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一致,相抵触,不应适用.

按照《立法法》规定,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情形的,由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姜教授说,公安部应该废止或修改《管理办法》,国务院也可依法予以“改变或撤销”.

姜明安建议任超奇进行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复议机关或法院以“适用依据错误” 撤销对他的行政处罚决定.当然,复议机关或法院在撤销被告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可要求被告重新依《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被告可能要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6条规定的“复制”进行解释:“复制”是否包括“下载”,“下载”是否即“复制”.

就本案而言,姜明安认为当事人的下载行为如纯粹是为了本人“查阅”,则不宜解释为“复制”.

就在记者采访结束之际,此前已向警方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任超奇,在“十一”长假来临之前收到了南阳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执法监督委员会的《撤销处罚决定书》. 任超奇说,警方的《撤销处罚决定书》认为警方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之所以撤销对他的行政处罚,改为批评教育,是因为他属初次违反《管理办法》,且情节较轻,对其作出警告并处1900元罚款的处罚过重.

《中国青年报》消息

百度短信通知:C2C平台中文名正式确定为“有啊”

10月8日消息,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百度网络交易平台中文名和域名已经确定。中文名为“有啊”,域名为youa.com,目前仍然未正式上线。
因为此前获得了百度C2C平台的内测名额,刚才正式收到百度短信通知如下:“尊敬的商户,百度网络交易平台现已正式命名“百度有啊”,开业在即如果您的店铺至今还未启用,请尽快认证激活。百度有啊”

youa

此图为百度平台刚发来的消息

评论:AMD打中了英特尔的要害

AMD分拆出制造业务和阿联酋的ATIC组建合资公司,我看这将会是AMD对英特尔进行再次反击的有力战略保障。也许,全球的芯片市场将会因为这番战略调整而改变格局。AMD 这招从其发展层面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阿联酋ATIC是个有钱人,有着强势财力雄厚的政府后台,在资金上能保证AMD制造业务的技术和产能的加快更 新提升。另一方面,AMD分拆制造业务,对AMD的营收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起码对英特尔的垄断威胁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分拆后的AMD应该会分成两条线走,一条是研发,一条搞生产,这样不同职能的分工对研发成果落地开花更具有保障。

新组建的制造业务公司能减少AMD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因为有ATIC帮他担一部分,另一个就是随着芯片半导体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工艺及周边设备的升级换 代那都是要钱的,这部分钱也不用AMD自己在啃着番薯支配开支了。不能忽略一点是AMD新制造业务公司的组建将为AMD带来一个新的财路,新公司组建后, 通过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将能承担起代工、贴牌、电子周边产品等等一系列的生产、承包业务,新营收来源对AMD的强大发展有着相当的意义。

另外,确保AMD全身心投入到研发,抛开了资金和市场的困扰,会更有利于AMD在技术上的提升,这对攻破INTER长久持续对芯片的市场和技术垄断来说是 一个非常有力的攻击战略,从今天媒体报道的新闻来看AMD业务分拆战略的出台被大多投资者看好,其股价在全球科技股低迷的时候还是翘着的得意尾巴涨了 8%,英特尔的回应则把着手点放在了保护专利上面,这个AMD不知道在不在乎。

从AMD对英特尔的战略攻势来看,如果AMD继续以总攻的方式对付英特尔很有可能兵死将败,如果是分点击破的话即使失掉某一部分也不会导致全盘垮台,这招出得好。

Google TCP 混淆器 – 穷人的 SSL

新闻来源:Google Code
基于 SSL 上的 TLS 已经可以为网络传输提供完美的加密和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部署 SSL,Google 最近推出 TCP 混淆器(Obfuscated TCP),TCP 混淆器是一个位于 TCP 上的传输层,用来实现数据加密,以阻止或探测网络上越来越猖獗的窃听行为。
如果您是第一次听说 TCP 混淆器,可以看一下以下视频

目前,TCP 混淆器仍处于 Alpha 期。

一些有用的链接

iPhone曝安全漏洞 诱导用户访问恶意网站

安全研究人员Aviv Raff上周四(10月2日)披露了两个iPhone安全漏洞.这些安全漏洞能够让用户不知不觉地访问恶意网站.这位安全研究人员在今年7月向苹果报告了 这些安全漏洞,但是,苹果没有使用补丁修复这些漏洞.因此,他没有别的选择公开这些安全漏洞.第一个安全漏洞存在于iPhone的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和Safari浏览器中.Safari浏览器在显示长的URL地址的时候一般要截去一部分地址.这样,恶意人士就可以伪装恶意的URL地址,让用户没有机会 看到这种地址.
Raff解释说,黑客能够利用这种安全漏洞伪造一个以可信赖的合法网站地址开头的很长的URL地址.这个地址实际上指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网站.iphone用户只能看到他们熟悉的那部分域名,因此很容易受到欺骗去点击一个恶意的链接.

Raff说,iPhone的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中也有一个安全漏洞.这个安全漏洞自动下载HTML格式电子邮件中有链接的图像.

大多数电子邮件应用程序都允许用户下载图像,但是,每一次下载之前都需要用户的批准.设置这个选项有助于电子邮件用户保护自己,防止受到垃圾邮件的干扰,因为如果收件人打开垃圾邮件或者下载图像,垃圾邮件制造者就会知道.

Raff说,这不是一个小的安全漏洞.这实际上是一个设计上的安全漏洞.其它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厂商几年前就修复了这种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