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apple

苹果产品被曝遭黄毒侵蚀 移动平台上演色情骗局

尹女士的女儿四岁半,小家伙很聪明,对苹果iPad等电子产品很感兴趣。有一次,尹女士的女儿无意中点开一个“少儿不宜”的下载界面,好奇地向尹女士“请教”,这场“母女对话”尴尬收场。尹女士担心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女儿造成影响,对苹果产品中出现色情应用感到气愤。 閱讀全文

Google收购Motorola移动

“Google官方博客宣布,将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交易预计将在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Google CEO Larry Page称收购是为了对抗Microsoft和Apple在专利权方面对Android的诉讼,不会影响Android作为开放平台的承诺。” Google称,摩托罗拉已有超过80年历史,推动了移动革命。它是开放手机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帮助Android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移动平台。在收 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它将仍然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运营。本月初,Google称苹果和微软正联手发动对Android的反竞争专利攻击,收购摩托罗拉将增强 Google的专利组合,增加竞争力,抵御来自微软和苹果等公司的反竞争威胁。

苹果效应再现 NAND闪存价格上涨

一度平静的闪存价格市场随着苹果MacBook Air新本的发布再次掀起波澜,存储芯片调研公司inSpectrum近日表示,配备高容量固态硬盘的苹果新本将刺激闪存市场,小幅度的需求上升已经出 现,闪存价格也开始上升。不过inSpectrum同时也指出,这种上升局面不会维持太久。 閱讀全文

DCCI:腾讯“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

近日,DCCI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在微博中称“摩根也胡诌”,质疑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腾讯创新能力超微软”。
胡延平称:“别的不知道,腾讯 还不清楚?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不仅不是卓越创新者,反倒是中小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天敌。 閱讀全文

乔布斯邮件回应富士康员工自杀:澄清误解

新闻来源:新浪科技
苹果就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发表正式声明之后,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又在与客户的通信中对该事件作出个人回应。他援引了一系列报道与信息,不光强调了个 人对此事的哀悼之情,同时几乎花同样篇幅对各种误解进行了澄清。

苹果就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发表正式声明之后,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又在与客户的通信中对该事件作出个人回应。他援引了一系列报道与信息,不光强调了个 人对此事的哀悼之情,同时几乎花同样篇幅对各种误解进行了澄清。

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苹果就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发表正式声明之后,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又在与客户的通信中对该事件作出个人回应。

MacStories.net网站周二公布了乔布斯的信息。一位名叫杰伊·雅莱克斯(Jay Yerex)的用户向乔布斯转发了一封来自英国劳工网站LabourStart的邮件,内容是呼吁读者向富士康和苹果施压,敦促其改善员工薪资和工作条 件。

苹果此前已经发布官方声明,对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表示哀悼,并承诺展开独立调查。

在雅莱克的一句“你们可以做的更好!”的敦促之下,乔布斯以个人身份进行了正面回应。他援引了一系列报道与信息,不光强调了个人对此事的哀悼之情,同时几 乎花同样篇幅对各种误解进行了澄清。

但乔布斯并未引用中国方面的传闻,即苹果正考虑为生产苹果产品的富士康员工增加薪资,从销售利润中抽出一部分对其进行补贴。

用户杰伊·雅莱克转发的邮件来自英国劳工团体LabourStart,原邮件如下

“众所周知,苹果iPad本周末在全球正式上市。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位于中国的iPad加工厂商近几个月来发生了数起员工自杀事件。

劳工组织以及香港和台湾的非政府组织纷纷敦促富士康及苹果彻底调查员工自杀原因,并允许真正独立的劳工团体为员工争取合法权益。

请花一点时间,将这封邮件和你的声音传送给更多的人。

谢谢。”

雅莱克又写道:“史蒂夫:苹果可以做得更好!发自我的iPhone。”

乔布斯作出如下回应:“的确,每一起自杀都是一出悲剧。但是富士康的自杀率远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我们正对此全力关注(we are all over this)。”

雅莱克回复:“什么叫‘we are all over this’?是说调查就这样了结了?还是说其实根本没人在乎?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苹果电脑。其实那时我刚刚因为尝试建立工会组织而被炒了鱿鱼,然后我买人生中第一台苹果。

我一直认为苹果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我甚至为了iPad而戒烟省钱。现在我可能得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更何况你们现在面对的是12条生命的消失。”

乔布斯回信如下:“你得好好让自己多接受点教育。我们比这个地球上所有公司做的都多:苹果—供应商责任。”

乔布斯插入了苹果主页关于供应商责任的链接。苹果在网站上有如下声明:“我们强调,我们的供应商必须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对员工表达尊敬与尊重,并 对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负责。”

雅莱克回复:“这些我都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你们的产品。但是一句‘we are all over this’让我觉得非常气愤和困惑。发自我的iPhone。”

史蒂夫以如下回复终结了此次对话:“这是一句美国式的表达,意思是我们正对此全力关注。

发自我的iPhone。”

美博客批苹果与 Adobe:别拿开放说事

美国科技博客Mashable编辑克里斯蒂娜·沃伦 (Christina Warren)今天撰文称,苹果和Adobe原本就是科技行业最封闭的两家企业,但他们却同时拿开放做起了文章,并且借此抨击对方,这完全是一种伪善之 举。以下为文章全文:

Adobe与苹果就Flash及其在移动网络中的地位展开了争论,在此过程中,这两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开放”这个 词。苹果称,“开放” 是iPhone不支持Flash的原因之一;而Adobe也在回应中表示,“我们热爱选择”。看到历史上最封闭的两家科技企业竟然相互攀比谁更开放,的确 非常可笑。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直截了当,这一次也不例外:苹果和Adobe在使用“开放市场”、“自由”和“选择”这样的词汇时,根本就不诚实。在 这场争论中,将开放当做一种美德是一种虚伪的行为,原因在于这两家企业对相关技术的讨论完全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开放”可言。

只为利益而开放

苹果和Adobe希望探讨开放、坚持标准以及为开发者提供“自由”和“选择”等宏伟理想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这两家公司都只会在对自己 有利时才会采取开放策略。

我并不是在批评这种决策:他们只是以商业为基础来选择性地支持“开放”,况且过于理想化的开放也并不实际。事实上,这也符合大多数公司的选择, 即使是那些对开源技术投入的资源比苹果和Adobe的总和还要多的企业,也不能免俗。

然而,无论是苹果还是Adobe,如果要对开放的立场进行辩护,那就未免太过荒谬,而且根本不符合实际。

下面就让我来解释一下原因。

开放网络与开放开发平台

在移动应用领域,我们经常会提到网络应用和本机应用。网络应用是完全在浏览器中运行的应用。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好比利用iPhone访问 Gmail与使用内置的邮件应用收发邮件一样。

苹果和Adobe的冲突其实同时涉及这两个领域:

– 苹果不允许Flash作为浏览器插件在iPhone中运行。苹果的解释是,这会影响性能,而且苹果希望重点发展开放网络标准,而非封闭的插件。

– Adobe非常生气,因为苹果已经禁止使用Flash CS5跨平台编译器开发的本机应用进驻应用商店。

这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但都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两家公司在指责对方时,其实并不真正关心“开放”。

网络标准

具体到对开放网络标准的支持,许多网络标准拥护者都赞成苹果的立场:Javascript、CSS3和HTML5有着开放的规范,而且可以通过 许多不同方式部署到不同的平台中。

万维网联盟(以下简称“W3C”)是专门创建网络标准的国际组织。苹果、Adobe、微软和谷歌都是W3C的成员。

尽管Adobe可以辩称,通过Open Screen Project项目,Flash的确实现了开源,但Flash本身并不是一个开放标准。尽管Adobe在《Flash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Flash)一文中引述了Gnash等开源的例子,但在源代码封闭的情况下却无法获得同样的效果,因为Flash的部分内容与DRM(数字版权管理)相 关,而其他内容控制机制则无法使用。去问问那些无法播放BBC iPlayer内容的XBMC用户就知道了。

与HTML5和CSS3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不同,Flash不是一种开放网络标准。Adobe或许免费提供了部分技术,也或许公布了部分SWF 标准,但是整个Flash生态系统并不是开放的,也不是一种网络标准。Adobe口口声声说他们支持自由选择,但是这种自由却并没有被拓展到他自己的技术 中去,这显然是一种伪善的行为。

定义本机代码

但苹果也并非全无过错。无论你是否同意苹果在跨平台编译器和兼容层上的立场,这仍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论调。

苹果反对在iPhone中使用Flash CS5等应用开发工具,因为这些工具最终是由Adobe一家公司控制的,而且有可能会导致iPhone的兼容性和性能出现问题。

这一点可以理解。但开发者同样值得同情,他们每年花费99美元购买Adobe的产品无非就是为了开发iPhone应用,而现在却无法使用这些工 具了。Adobe的员工甚至因此而对苹果大爆粗口,而Adobe也通过一些官方措施鼓励开发者转而为Android开发应用。

即使是一些与Flash无关的开发者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就在本周,资深Mac软件开发者沃尔夫·伦萨奇(Wolf Rentzsch)宣布取消独立Mac开发者大会C4,部分原因就在于不满苹果对跨平台编译器制定的新规。

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其实是在限制开发者的选择。这一事件本身没什么大不了,虽然会引起一些不满,但如果不是苹果自己跳出来讨论开放的重要性,便 不会存在任何伪善的成分。

别拿开放做文章

苹果和Adobe都不是开放软件、开放标准或开放开发平台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不好的。不过,如果将这种情绪化的内容引入到争论中只 会令问题更为复杂。

Adobe在这场争论中处于不利位置,因为它很容易成为目标。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移动设备在出厂时就能够完全支持Flash,而且有越来越多的 内容发布商开始转向HTML5视频,或者使用CS5以外的其他工具开发的本机应用来代替RIA(富互联网应用)。

移动网络与桌面网络并不完全相同,人们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好。我更愿意看到Adobe通过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来展示Flash在移动设备上的表 现、该技术为何适合触摸界面以及嵌入式系统如何利用这一技术,而不是就视频的未来以及Flash是否适合本机移动应用而争论不休。

另一方面,我也非常希望苹果能够进一步开发WebKit,并将相应的功能整合到移动和桌面设备中去,借此来表明自己对开放网络和网络标准的支 持,而不是对其生态系统内的移动开发者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无论这两家企业是否认同对方的模式,依旧可以在不攻击彼此的情况下走自己的路。可惜的是,我怀疑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发生。

Google 对 WebKit 开源项目的贡献已经超过了 Apple

Chromium Notes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他们制作了一个统计图表,将Google、 Apple、Nokia和RIM公司对WebKit开源浏览器引擎项目贡献代码的数量作了统计,从去年11月15日开始,Google就彻底的超过了 Apple,成为对WebKit开源项目贡献代码最多的公司。
閱讀全文

UserAgent的历史变迁

新闻来源:译言
Google推出的Chrome让大家热议纷纷,只有专业用户才会注意到用Chrome访问网页时发出的“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UserAgent字符串,貌似天书,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代表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最早的时候有一个浏览器NCSA Mosaic,把自己标称为NCSA_Mosaic/2.0 (Windows 3.1),它支持文字显示的同时还支持图片,于是Web开始好玩起来。

然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网页浏览器“Mozilla”,其实就是“Mosaic终结者”的意思,这搞的Mosaic很不爽,(毕竟Mosaic出道早,江湖老),新浏览器最后正式公布的名称是Netscape,它把自己标称为Mozilla/1.0 (Win3.1),更好玩了。Netscape支持框架显示,后来框架在大家中间流行起来了,但Mosaic不支持框架啊,于是伟大的“用户代理人探测”技术出现了,如果是“Mozilla”,那就发给支持框架的页面,至于其他的浏览器,则发给不含框架的页面。

Netscape想逗Microsoft玩儿,把Windows叫做“几乎不曾做过调试的设备驱动器”,后者很恼火。Microsoft于是推出了自己的 网页浏览器,叫做Internet Explorer,希望它能成为“Netscape终结者”。Internet Explorer也支持框架,但它不是Mozilla啊,所以没人给它发送带有框架的页面。Microsoft慢慢烦躁起来,不再寄希望于网站管理员逐渐 认识IE并给它发框架,而是宣称自己是“兼容Mozilla”的,开始模仿Netscape,把自己标称为Mozilla/1.22 (compatible; MSIE 2.0; Windows 95),这样Internet Explorer也能收到框架了,整个Microsoft狂喜,但网站管理员开始有点被搞糊涂了。

Microsoft把IE和Windows一起卖,并且把产品也弄得比Netscape更好了,拉开了第一场浏览器之战。结果和大家知道的一样,Netscape被干掉了,Microsoft大胜、大喜。但是后来Netscape以Mozilla的新名称重生了,构造了Gecko,标称其为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0; en-US; rv:1.1) Gecko/20020826,Gecko属于渲染引擎,表现优异。Mozilla开发了Firefox,标称为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sv-SE; rv:1.7.5) Gecko/20041108 Firefox/1.0,并且Firefox表现也非常优秀。Gecko扩张迅速,一些浏览器使用了它的代码并标称为Mozilla/5.0 (Macintosh; U; PPC Mac OS X Mach-O; en-US; rv:1.7.2) Gecko/20040825 Camino/0.8.1 ,这是一个,还有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de; rv:1.8.1.8) Gecko/20071008 SeaMonkey/1.0,另一个,它们都伪装成Mozilla,同时也都是基于Gecko支持的。

Gecko表现优秀,IE则很差劲,于是身份甄别再次发生,输送给Gecko的是设计良好的网页代码,其他浏览器就没有这个待遇了。Linux的跟随者很伤心,因为他们创建了基于KHTML引擎支持的Konqueror,但却不会被输送好代码,虽然他们自己认为KHTML和Gecko一样优秀,于是Konquerer开始伪装自己“像Gecko”那样以得到好的网页,并标称自己为Mozilla/5.0 (compatible; Konqueror/3.2; FreeBSD) (KHTML, like Gecko),这个世界更让人困惑了.

后来出现了Opera这样的主儿,宣称“允许用户自己决定让浏览器装成谁”,它的菜单中提供了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en) Opera 9.51Mozilla/5.0 (Windows NT 6.0; U; en; rv:1.8.1) Gecko/20061208 Firefox/2.0.0 Opera 9.51Opera/9.51 (Windows NT 5.1; U; en) 供大家来选择,选谁是谁。

Apple开发了Safari,使用了KHTML,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特性,后来干脆一锅煮,另起炉灶叫了WebKit,但是它有希望能够得到那些为KHTML编写的网页,于是Safari标称自己为Mozilla/5.0 (Macintosh; U; PPC Mac OS X; de-de) AppleWebKit/85.7 (KHTML, like Gecko) Safari/85.5,这个世界更混乱了。

Microsoft越来越担心Firefox的发展,重新启动了Internet Explorer的开发,标称自己为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0) ,可以很好的渲染代码,但那要看网站管理员是否指示它这么做。

Google也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Chrome, 使用了Webkit,有点像Safari,希望能得到为Safari编写的网页,于是决定装成Safari。这样啊,Chrome使用了WebKit渲染 引擎,想装成Safari,而WebKit呢又伪装自己是KHTML,KHTML呢又是伪装成Gecko的,同时所有的浏览器又都宣称自己是 Mozilla,于是,Chrome宣称自己是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UserAgent字符串彻底混乱了,也几乎不再发挥任何作用,每个人都宣称自己是别人,混乱充斥人间啊。

苹果开始推荐Mac OS X反病毒软件

一直号称不中毒的苹果终于开始在Mac OS X的有关技术说明中写入反病毒软件的概念.
这是苹果首次对外表示需要这种软件,因为最近针对OS X的威胁明显增多,苹果推荐了三个反病毒程序,Intego VirusBarrier X5的列在最前面.

由于Get a Mac广告被认为一向对PC上的恶意软件问题刻意中伤,因此病毒作者们不得不给苹果一点教训,让他们最近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绿色和平组织抨击Apple的环境记录

从Apple在美国电视上做的广告看到,它的新Macbook是“世界上最绿色的笔记本系列”,看来Apple越来越注重用户对于绿色电子产品的要求了。但是,绿色和平组织对于Apple的绿色行动似乎不太感冒,在他们的报告中,他们认为苹果应该要逐步淘汰过时的材料,改进化学物质方面的策略。

Ars Technica指出,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报告并不完全遵循标准,而在过去绿色和平组织也有将Apple作为抨击对象的事件。

牛人打造Mac Pro Ultra Mini

一位国外网友声称,他有一台独一无二的Mac Pro Ultra Mini,此产品外型上与苹果之前的Mac Mini不太相同,倒是与Mac Pro台式机有些类似.
不过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这位老兄因为进水的缘故弄坏了自己的MacBook Pro,虽然机器挂掉了,所幸主板没有损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外形酷似Mac Pro的移动硬盘盒.出于废物利用的角度,他把自己的MacBook Pro配件装进了这个移动硬盘盒.于是一台崭新的Mac Pro Ultra Mini诞生了.

出于废物利用的角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因为自己的原因损坏而不能获得质保的笔记本,你总舍不得把它扔掉吧?

苹果因iPhone 3G外壳碎裂而被告上法庭

苹果公司正面临着又一次诉讼,这场官司是著名的iPhone 3G外壳碎裂事件所带来的.
纽约地区地方法院收到了23页的起诉书,不但控告苹果无视iPhone 3G外壳碎裂,还对AT&T的“快两倍”广告词提出虚假广告惩罚诉求.

他们声称AT&T的3G网络超负荷工作,使得3G用户用不了几分钟就跳成了EDGE网络.

同时他们还提供了iPhone 3G外壳有缺陷的证据,并表示苹果在历经了大量消费者外壳开裂事件后依然不闻不问,并允许存在设计缺陷的iPhone继续售卖给公众,他们要求苹果立即修正此缺陷.

iPhone 3G hairline cracks
Hairline cracks on iPhone 3G. | Image credits: Nevin Styre, Apple support discussions.

阻止已离职员工向苹果报道 IBM遭到反诉

等候担任苹果iPhone部门负责人的前IBM官员Mark Papermaster在一项非竞争协议的分歧中对于其前雇主IBM提出了反诉.
Papermaster在向纽约联邦法院提出的反诉中称,IBM与 Papermaster之间的非竞争协议不适用于他可能在苹果担任的职务,因为在Papermaster任职的范围内没有这两家公司竞争的地方.

苹果今年10月雇佣Papermaster替代即将离任的iPod官员Tony Fadell并且领导未来版本的iPhone的开发.但是,IBM提出了起诉要求苹果在一年之内不得雇佣Papermaster.

Papermaster的反诉重点是非竞争协议条款.他说,这个协议条款太广泛,不允许他在离开IBM之后的一年里在世界上的任何技术公司工 作.Papermaster说,这个条款中的“商业企业”的限制太广泛,是没有道理的.这个限制条款禁止Papermaster在任何与他以前的业务部门 竞争的公司工作,尽管他在那家公司的具体工作与IBM是没有竞争的.非竞争协议中的“重要竞争者或者主要竞争者”的条款限制Papermaster在这些 公司工作,尽管Papermaster在这些公司的工作与他在IBM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Papermaster说,这些条款对于保护IBM的任何合法利益都是没有必要的.

Papermaster说,非竞争协议规定的时间长度也是没有道理的.在技术领域,Papermaster拥有的任何商业机密在一年期限结束之前早就没有 价值了.限制地区的条款也是没有道理的.Papermaster在过去的17年里一直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工作.但是,IBM的非竞争条款限制的地区却是有 IBM业务的世界任何地区.这些条款对于保护IBM的合法权益也是没有意义的.

IBM已经成功地得到了初步禁制令,阻止Papermaster向苹果报到.不过,在这种案子中,这个禁制令不过是一个标准的程序.双方计划在下周二召开有关这个案子的协商会议.

苹果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PC厂商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一只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市场占有份额也节节攀升,Gartner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苹果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PC厂商.
这一数据在美国尤其明显,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苹果的业绩每季度都比去年同期高50-60%.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其它PC厂商,虽然苹果拥有相对封闭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结构,但优良的设计依然不影响它跻身PC厂商前列.

无名广告歌曲给苹果带来100万次爆量搜索

新闻来源:翻译自Compete
Compete 昨天揭露一则有趣的广告成功案例。苹果计算机最近买了一系列电视广告,分别给它的三个新产品iPod Nano、iPod Touch、Macbook Air。这三则电视广告的配乐,分别找来三个不怎么出名的小乐团。虽然歌手不出名,但歌曲却显然经过精挑细选,非常、非常、非常的好听,好听到观众看完这广告,连忙回到计算机前面去搜寻”那是什么歌曲”?

iPod nano : 1234 by Feist (Feist因为此曲又无名歌手变得大红特红,在billboard和itunes榜单上大热,并获得第50届格莱美3项提名)

iPod touch : Music is a Hot, Hot Sex by CSS

MacBook Air : New Soul by Yael Naïm (此曲近日登上itunes榜单冠军)

Compete 捕抓了去年八月到今年一月,一共五个月时间的搜寻引擎的关键词,发现其中关于这三支广告的关键词,加起来一共囊括100万次以上的搜寻!其中最好听的 iPod Nano广告中的”Feist”所唱的”1-2-3-4”一曲,单单九月份单月就吸引了42万次的搜寻。可是,重点来了,由于观众并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唱 的,所以观众搜寻的字符串大多是”iPod Nano Commercial Song”,其次是”iPod Nano Commercial”,再其次是”iPod Commercial song”,再其次是”iPod Nano Commercial”,你可以感受到这些观众急于找这支好听的歌,却不知道该怎么查,只好模拟两可的搜寻”iPod那支广告的好听歌曲”之类的关键词。

Apple广 告不同,它在广告iPod的同时,播放一首很好听的”无名歌曲”给你听;歌曲这种东西很通俗,喜欢一段美秒旋律的人,肯定远比喜欢 iPod的人还多很多;想再听一次这首美妙歌曲的人,肯定比想知道iPod Nano在做什么的还多很多。所以,三百万人看到这广告,可能有高达一百万人都共同觉得”这首歌真好听”,然后,他回家后,就会跑去搜寻”iPod的那首 好听歌曲”,想认识认识这位”无名英雄”。

下载:音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