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Netscape

UserAgent的历史变迁

新闻来源:译言
Google推出的Chrome让大家热议纷纷,只有专业用户才会注意到用Chrome访问网页时发出的“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UserAgent字符串,貌似天书,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代表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最早的时候有一个浏览器NCSA Mosaic,把自己标称为NCSA_Mosaic/2.0 (Windows 3.1),它支持文字显示的同时还支持图片,于是Web开始好玩起来。

然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网页浏览器“Mozilla”,其实就是“Mosaic终结者”的意思,这搞的Mosaic很不爽,(毕竟Mosaic出道早,江湖老),新浏览器最后正式公布的名称是Netscape,它把自己标称为Mozilla/1.0 (Win3.1),更好玩了。Netscape支持框架显示,后来框架在大家中间流行起来了,但Mosaic不支持框架啊,于是伟大的“用户代理人探测”技术出现了,如果是“Mozilla”,那就发给支持框架的页面,至于其他的浏览器,则发给不含框架的页面。

Netscape想逗Microsoft玩儿,把Windows叫做“几乎不曾做过调试的设备驱动器”,后者很恼火。Microsoft于是推出了自己的 网页浏览器,叫做Internet Explorer,希望它能成为“Netscape终结者”。Internet Explorer也支持框架,但它不是Mozilla啊,所以没人给它发送带有框架的页面。Microsoft慢慢烦躁起来,不再寄希望于网站管理员逐渐 认识IE并给它发框架,而是宣称自己是“兼容Mozilla”的,开始模仿Netscape,把自己标称为Mozilla/1.22 (compatible; MSIE 2.0; Windows 95),这样Internet Explorer也能收到框架了,整个Microsoft狂喜,但网站管理员开始有点被搞糊涂了。

Microsoft把IE和Windows一起卖,并且把产品也弄得比Netscape更好了,拉开了第一场浏览器之战。结果和大家知道的一样,Netscape被干掉了,Microsoft大胜、大喜。但是后来Netscape以Mozilla的新名称重生了,构造了Gecko,标称其为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0; en-US; rv:1.1) Gecko/20020826,Gecko属于渲染引擎,表现优异。Mozilla开发了Firefox,标称为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sv-SE; rv:1.7.5) Gecko/20041108 Firefox/1.0,并且Firefox表现也非常优秀。Gecko扩张迅速,一些浏览器使用了它的代码并标称为Mozilla/5.0 (Macintosh; U; PPC Mac OS X Mach-O; en-US; rv:1.7.2) Gecko/20040825 Camino/0.8.1 ,这是一个,还有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de; rv:1.8.1.8) Gecko/20071008 SeaMonkey/1.0,另一个,它们都伪装成Mozilla,同时也都是基于Gecko支持的。

Gecko表现优秀,IE则很差劲,于是身份甄别再次发生,输送给Gecko的是设计良好的网页代码,其他浏览器就没有这个待遇了。Linux的跟随者很伤心,因为他们创建了基于KHTML引擎支持的Konqueror,但却不会被输送好代码,虽然他们自己认为KHTML和Gecko一样优秀,于是Konquerer开始伪装自己“像Gecko”那样以得到好的网页,并标称自己为Mozilla/5.0 (compatible; Konqueror/3.2; FreeBSD) (KHTML, like Gecko),这个世界更让人困惑了.

后来出现了Opera这样的主儿,宣称“允许用户自己决定让浏览器装成谁”,它的菜单中提供了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en) Opera 9.51Mozilla/5.0 (Windows NT 6.0; U; en; rv:1.8.1) Gecko/20061208 Firefox/2.0.0 Opera 9.51Opera/9.51 (Windows NT 5.1; U; en) 供大家来选择,选谁是谁。

Apple开发了Safari,使用了KHTML,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特性,后来干脆一锅煮,另起炉灶叫了WebKit,但是它有希望能够得到那些为KHTML编写的网页,于是Safari标称自己为Mozilla/5.0 (Macintosh; U; PPC Mac OS X; de-de) AppleWebKit/85.7 (KHTML, like Gecko) Safari/85.5,这个世界更混乱了。

Microsoft越来越担心Firefox的发展,重新启动了Internet Explorer的开发,标称自己为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0) ,可以很好的渲染代码,但那要看网站管理员是否指示它这么做。

Google也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Chrome, 使用了Webkit,有点像Safari,希望能得到为Safari编写的网页,于是决定装成Safari。这样啊,Chrome使用了WebKit渲染 引擎,想装成Safari,而WebKit呢又伪装自己是KHTML,KHTML呢又是伪装成Gecko的,同时所有的浏览器又都宣称自己是 Mozilla,于是,Chrome宣称自己是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UserAgent字符串彻底混乱了,也几乎不再发挥任何作用,每个人都宣称自己是别人,混乱充斥人间啊。

网景(Netscape)正式谢幕:向互联网元老说再见

感谢曲先宁的投递:
一个让许多人首次感受互联网的浏览器将要消失于世间.
自2008年3月1日起,现在由美国在线(AOL)拥有的网景领航员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将不再得到供应商支援.
在1990年代中期,随着商用互联网事业起飞,超过90%上线者都在使用网景领航员.
不过,在微软的互联网探索者(IE)和火狐(Firefox)不断蚕食用户基础下,网景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到只有0.6%.网景公司建议用户把浏览器升级到火狐或者Flock这两种同样建基于领航员技术基础的浏览器.负责协调火狐软体开发的Mozilla基金会主席贝克女士告诉BBC新闻说:“我想我们代表了人们从前对网景的期盼.”“我们选取了网景推出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在开放(原代码)与公众参与的层面把它们进一步提升.”贝克女士是1994年网景的首批雇员之一.

网上窗户

网景浏览器是由安德森开发的.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也是第一个大众互联网浏览器马赛克(Mosaic)的制作人之一.安德森组成的网景通讯公司在1994年推出其第一版浏览器.

根据Flock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哈丁的说法,网景在把互联网变成“相关的庞大市场现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哈丁告诉BBC新闻说:“网景在组织那些零和一——这些非常学术和技术性的环境——并把图像化的用户界面呈现出来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普通人都可以上网并利用资讯.”他说:“在那风平浪静的日子,它真的有互联网的感觉,网景真的是同一件事情.”

一些企业在网景的成功基础上聚积资本,尤其是微软,就在那时候开始把IE捆绑到视窗作业系统之上.纵使这引发了反竞争行为的法律抗争,IE现在稳占80%的市场占有率.

结果,网景变得难以维持.

去年网景的末日首次被公布之时,德雷派尔(网景品牌经理)在官方博客写道:“当美国在线内部团体投资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想要重振网景领航员的时候,这些努力却没能从微软的互联网探索者手中抢回多少市场占有率.”

不日回归?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网景的用户们看见了跳出告示,通知他们产品将不会再得到支援.告示说:“在美国在线当前的业务重心下,对网景浏览器的支援将从2008年3月1日起终止.”
然后这份告示建议用户们选择升级到Flock或者是火狐.火狐是IE的主要竞争对手,尤其在欧洲,根据一些统计,它取得了28%的市场占有率.

这个公开程式源代码的浏览器的开发,由2003年被裁退的网景员工组成的Mozilla基金会负责.这浏览器在全球得到超过5亿人次下载,在芬兰等国家更成为最受欢迎的浏览器.贝克女士说:“竞争带来的就事质量.”

Flock把自己形容为“社交型浏览器”,容许人们接收来自Flickr和Facebook等社区网站的供稿,并在无需浏览有关页面的情况下发表博客内容.哈丁说:“人们参与对话的方式有很多,而Flock是在尽力把这变成是毫无难度的,越方便越好.”

但是,不是所有网景的用户们都愿意换个新的浏览器.网景官方博客有这样一篇留言:“我很伤心.Flock还需要再改善,我也不喜欢火狐的界面.我成了孤儿!”也有人推测这浏览器会有一天卷土重来.一个留言写道:“网景是了不起的浏览器,它在未来也将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