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QQ

“企业不能太腾讯”51.com承认彩虹软件出自其手

针对近期51.com开发的彩虹软件的有关传言,声明如下:
1. 近期,彩虹软件的用户反馈,在使用腾讯QQ时,被提示彩虹软件为非法外挂,并要求用户强行卸载.彩虹软件是51.com所属的一款合法的即时通讯辅助软件,腾讯公司无权擅自认定彩虹软件非法.

2. 腾讯QQ称辅助软件所提供的免费”显IP、显隐身”功能侵犯了用户隐私,但实际上腾讯公司自己多年来将”查用户隐身”等功能发展为其收费服务(如”QQ千 里眼”业务).如果腾讯认为提供这些辅助服务属于”非法”,为什么腾讯还要靠自身都认为是”非法”的功能向用户收费?腾讯是否应当将通过类似功能所获得的 收入,退还给广大用户?

3. 彩虹软件是经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合法的软件.彩虹软件历来重视用户安全,并与360安全卫士深度合作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亦被众多软件安全厂商评 为安全软件.而腾讯公司通过媒体宣称彩虹软件”其行为和蠕虫病毒非常类似”及”导致用户信息泄漏并产生安全问题”,这些不实言论严重误导网友和媒体.我们 对这种随便冠以”病毒、非法”的恶意打压行为感到愤慨.

4. 我们认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充分的竞争将有利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任何垄断行为对消费者和行业最终都是不利的.

5. 回顾腾讯近期针对前离职员工、个人辅助软件开发者等事件的系列行为,51.com认为,企业不能太腾讯.

51.com
2008-11-25

腾讯将屏蔽QQ外挂与51.com多方斗法

围绕用户和人才的“斗法”,让社交网站市场在这个“冬天”竞争格外激烈.
昨日,腾讯(00700.HK)宣布将启动一系列技术措施来强化用户的隐私安全.具体手段包括QQ软件中引入IP加密,通过QQ客户端屏蔽非法外挂软件的显IP、显隐身功能.而腾讯启动QQ屏蔽的背后则是与51.com“斗法”不断升级.

围绕即时通信工具QQ形成的互联网社区是中国最大互联网企业腾讯的业务核心.而 51.com是除腾讯外最大的社交网站,两家公司在网络社区市场竞争激烈.今年7月,巨人网络以5100万美元现金收购51.com的25%的股权.

腾讯声明表示,在QQ平时4000多万同时在线用户中,大约25%为办公室用户,经常选择隐身状态.然而,具备显IP、显隐身功能的非法外挂QQ的出现迎合了部分网友窥探隐私的需要,却惹怒了很多隐身用户.而腾讯内部人士表示,此次主要针对的是“彩虹QQ”.

“’彩虹QQ’跟51.com有关.”51.com内部人士昨日透露,未来51.com会公开相关事项,公告应该会在一段时间后发出.有消息人士透露,“彩虹QQ”其注册信息显示背后支持的公司是上海虹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公司与51.com的CEO庞升东有关系.

有业内人士表示,“彩虹QQ”推出时间较长了,但其都是依托于QQ的辅助功能,并没有修改QQ和屏蔽QQ的广告,可能是腾讯没有找到其法律漏洞,因此采取了屏蔽的技术手段.

人才竞争

除了在用户层面使用技术手段竞争,日前,腾讯正式起诉了在51.com工作的十几名前员工,理由是他们涉嫌集体跳槽,违反了与腾讯所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腾讯最近之所以起诉集体跳槽至51.com的15名员工,也是因为担心这些跳槽的程序员进行QQ外挂的开发.

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腾讯今年以来流失了很多员工到其他公司,百度、迅雷、淘宝都有.

51.com CEO庞升东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51.com吸引人才的关键是待遇.作为新公司,51.com可以给个人的股权数量更多,而且薪水会给到所有国内互联网公司前三位的水平.

易观国际分析师表示,互联网不断的竞争纠纷,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导致大批企业裁员以及紧缩招募新员工之际,一些企业仍保持活力.

腾讯大规模屏蔽非法外挂

记者昨日从腾讯获知,该公司将屏蔽外挂软件的非法功能,被抵制的功能包括 “显示用户 IP地址”、“显示用户是否隐身”等.有网友认为,此举主要针对愈演愈烈的彩虹QQ外挂,更有人在论坛爆料称,彩虹QQ正是51.com指使所做.非法外挂软件一般寄生于官方版本,就腾讯的当家产品QQ而言,QQ外挂软件可以实时监控网友的各种在线活动,网友的好友列表、个人账户、密码等隐私信息都可以被非法提取,操纵者更可以借机展开病毒式营销.

一个名为“彩虹QQ”的软件正是目前最为活跃的QQ外挂之一,它也将成为腾讯的重点打击目标.据了解,由于彩虹QQ开发了“显示用户IP地址”、“显示用户是否隐身”的功能,涉嫌暴露用户隐私,因此被腾讯进行屏蔽.

而近日一则 《彩虹QQ真正老板是庞升东》的帖子在论坛里引起极大关注,该网友在帖子里表示,“彩虹所属的公司名为 ‘上海虹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是’庞静’.据说这个庞静和庞升东有亲属关系,而庞升东正是51.com的负责人.”

有熟悉情况的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彩虹QQ将在最近一两周内发布一个新版本,这个新版本将捆绑51.com的业务推广功能.论坛中也有号称知情者的人士爆料称,腾讯最近之所以起诉集体跳槽至51.com的15名员工,是因为这些跳槽的程序员与开发QQ外挂有关.

记者从腾讯负责QQ安全的部门获知,彩虹QQ曾操纵用户电脑发送大量信息包,其行为和蠕虫病毒非常类似,严重干扰QQ用户间的正常交流,因此,“腾讯公司不得不采取了技术手段对之进行遏制,目前也在展开大规模的调查,以确保网友通讯安全.”

昨日,针对网上盛传的“51.com是彩虹QQ的幕后主使”,记者致电腾讯公司,但腾讯方面表示,“对于未经证实的传闻不予评论”,不过腾讯也承认,的确将采用技术手段屏蔽非法的QQ外挂版本.

腾讯可能会惩罚使用QQ外挂的用户

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很有可能执行。为了保护原版用户正常使用,避免被使用彩虹外挂的用户骚扰,腾讯将在近期对使用彩虹外挂的QQ用户实施帐号冻结等惩罚。

当彩虹伪装QQ客户端向腾讯服务器发送数据包时,服务器就会记录下该用户的行为。

详情请关注: http://im.qq.com/safe/index.shtml

尊重别人的隐私,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腾讯十周年纪念大礼包曝光

腾讯10周年纪念,公司每个员工都获得了一份大礼物…以下是PJblog的开发者PuterJam在其博客上分享的照片,咱们拿不到,看看也好··呵呵!
好大一个礼包~~~
IMG_0984.png

来吧NICI羊来开箱
IMG_0984.png
打开箱子看到后发现是一个包包~~~ (俺最怕包包)
IMG_0986.png

黑色的纪念包
IMG_0985.png

打开包包后发现还有盒子
IMG_0988.png

箱子的盖子
IMG_0987.png

盒子里面有玄机… 难道是传说中的葵花宝典?
IMG_0991.png

拯救世界的重任交给你了—《腾讯十年》
IMG_0997.png

后来在箱底还发现了一本纪念册子
IMG_0989.png

腾讯对起诉员工事件的声明

腾讯公司刚刚确认,已正式向深圳福田法院起诉15名涉嫌集体跳槽的员工,原因是这些员工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腾讯强调,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
腾讯的上述表态,是对网上相关传闻的正面回应.昨日下午开始,在天涯等论坛中出现了“腾迅QQ把员工告上法庭,两年内不许踏足互联网”等相关帖子.这些帖子均指出,腾讯对一批跳槽的基层技术人员提出起诉,诉状已寄到这些员工家中,给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麻烦.

据 悉,该案件将于12月26日上午在深圳福田法院首次开庭,目前双方纠纷的要点在于:这些员工当初与腾讯签署的劳动合同中有一项竞业禁止约定,规定离职员工 在2年内不得加盟其他与腾讯相关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腾讯认为,提起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诉讼是正当维权,但相关员工认为腾讯未支付竞业禁止补偿,因此该协 议并不成立.

根据一名离职员工提供的资料,该规定的具体内容为(在双方劳动合同的第7页):乙方无论因何种原因离职,自离职之日起2年内不得在研究、生产、销售或维护 甲方经营范围的同类产品与服务(包括即时通信软件产品、通信聊天交友服务、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网络电子游戏、网络娱乐、互联网信息资讯、其他网络产品、其 他通信产品、其他软件产品等)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也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间接地为这些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或提供服务.

据一名关注此事的律师表示,竞业协议分为法定和约定,对通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是法定竞业协议,由于其工资非常高,不一定需要支付补偿.而对于不是很重要的员工,从法理上来讲,需要支付补偿才能生效,但对不同案例还需要具体分析.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近期遭腾讯起诉的员工不止15名.实际上,腾讯最近相继有近百名员工跳槽到几家与腾讯有竞争关系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希望通过分批诉讼的办法,防止更多“集体跳槽”事件发生.

由跳槽引发的诉讼此前在IT业内并不少见,百度曾对跳槽谷歌的员工提起诉讼.而业内最受关注的一桩诉讼是李开复于2005年从微软跳槽谷歌遭诉,该诉讼后来三方秘密和解,李顺利加盟谷歌.

附:腾讯对该事件的声明

1、本次腾讯公司向集体跳槽至某互联网公司的15名前员工提起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诉讼,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

2、腾讯认为,正常的人员流动属于合理现象,腾讯也在不断积极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盟.但腾讯希望每一位加盟的员工都能秉持正直的价值观和基本的职业道 德,不要将应属于其原公司的商业机密或技术秘密带入腾讯,同样,我们也不允许离开腾讯公司的员工做出这种损害原公司利益的行为;

3、最近一段时间,该公司为了谋求便捷发展,不断对腾讯员工进行恶意挖角,给腾讯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极大困扰,并导致了腾讯所投入巨资的一些研发项目搁浅、商业机密流失.

4、竞业限制在我国有明确法律规定,腾讯与这15名前员工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依法规定了竞业禁止条款和保密条款,发放了相应的津贴和补偿,也曾花费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培训,并将相关商业机密、技术秘密对其保持透明.员工离职后如不能依法遵守协议,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腾讯官方宣布:启动IP加密 升级QQ隐私保护

腾讯将在QQ软件中引入IP加密策略,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及信息安全,这是年初启动的“腾讯安全风暴”的最新进展.腾讯安全中心负责 人表示,使用官方版本QQ的用户不必再担心自己的IP地址被非法截获,同时有需要的用户仍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对好友开放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閱讀全文

QQ for Linux的后续改进计划

QQ for Linux的版本发布后,终于可以扔掉EVA了,就是现在在这个ubuntu上,常使用的QQ就无法使用EVA,虽说现在的版本确实不够完善,比如无法使用传送文件,没有聊天记录保存,但是起码能正常的使用到QQ了,而且没有花哨的功能,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今天在腾讯论坛上看到了QQ for Linux的后续改进计划,看来使用linux又多了一分肯定。期待中!

计划改进如下:2008-8-6 15:37:03 更新:

近期会优先解决以下问题:
1、支持后台Tcp连接方式
2、降低安装包对软件系统的需求
3、发布支持64位版本的安装包

在后续的版本中,将会合入以下功能:
1、支持截屏
2、支持发送自定义图片(截屏)
3、和好友间传输文件
4、支持来消息的声音提示
5、支持群管理
6、支持好友分组的管理
7、支持好友备注的显示
8、优化稳定性和性能

QQ for Linux

腾讯公司正式发布Linux版QQ,这个特殊版本的QQ支持最新的一些Linux发行版本,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版本:SuSE 9 或更高,Ubuntu 7.10或更高,Fedora Core 8或更高。QQ for Linux也可以在其他符合软硬件环境的Linux发行版本上运行,但是不能保证运行完全没有问题。

QQ for Linux基本界面和风格和window版本都是相同的,但是QQ for Linux目前只能提供最基本的IM聊天功能。

Linux操作系统是Windows操作平台以外最重要的个人操作系统。作为免费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一直以系统开放、功能强大而得到众多开发者的青睐,并成为众多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操作系统之一。

珊瑚虫QQ作者提起上诉

新闻来源:新浪科技
3月26日下午消息,针对深圳南山区法院于数日前对珊瑚虫QQ案做出的一审判决,被告人陈寿福昨日已正式向该法院提起上诉,此案件也随之进入二审阶段。根据深圳南山区法院判决书,法院认定了检察院提供的全部证据,判定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同时法院将对陈寿福违法所得总计人民币1172822元予以追缴。 閱讀全文

快讯:珊瑚虫侵权案一审判决陈寿福有罪

新闻来源:新浪科技
近期引发热议的珊瑚虫版QQ侵权案于今日下午在深圳南山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根据判决书,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

案件回放:
  2007年8月16日11时,深圳警方对陈寿福进行讯问,陈寿福并无任何隐瞒,将全部事实作了说明。
  2007年8月16日17时,公安机关向陈寿福宣读刑事拘留决定。
  2007年8月24日18时,检察院批准对陈寿福进行逮捕。
  2007年10月20日左右,案卷移交南山区人民检察院。25日律师开始阅卷。
  2007年11月20日左右,案卷移交南山区人民法院。
  2007年12月19日上午,案件第一次庭审,双方当庭提交证据。
  2007年12月24日下午,案件第二次庭审,双方进行庭辩。庭审后法官宣布“择日宣判”。
  2008年1月7日,来自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识产权界和刑法界五名法律专家在京召开专家论证会,得出明确法律意见:“陈寿福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2008年1月10日,法律意见书送达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
  2008年3月3日,律师接到南山区人民法院通知,称需要再次开庭,理由是检查院提交了补充证据。
  2008年3月6日下午,案件第三次庭审,检方提交了陈寿福存款余额单。控辩双方均无新观点需述述,庭审在10分钟内结束。
        2008年3月20日,深圳南山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

腾讯QQ屏蔽大部分CN域名

腾讯QQ目前已经在聊天对话中屏蔽了大部分CN域名的地址,只有少数一些CN域名得以幸免,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当QQ对话的一方输入的聊天信息包含以.cn为结尾的网站地址的时候,腾讯QQ会将整条信息忽略不予显示,对方QQ的屏幕将不显示任何信息。  据我的分析,腾讯QQ的这个行为可能是为了对付愈演愈烈的中文SPAM网站的不得已的措施,由于.cn域名一度以极其低廉的价格(1元价)疯狂倾销,导致不少黑帽SEO站长注册大量cn域名用于制造链接工厂,同时制造大量垃圾信息和垃圾网站。搜索引擎通常通过降权或去除的方式屏蔽这些垃圾网站,但是由于低廉的cn域名导致这样的行为成本极低,被搜索引擎封掉大批域名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因此他们就使用注册的cn域名疯狂进行SPAM。垃圾站点通常使用作弊手法来误导搜索引擎或者网络用户使其错误地进入垃圾网站,很常见的形式是通过木马病毒或者其他方式在QQ聊天记录上增加尾巴信息,误导和欺骗用户进入某些垃圾网站,当这类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最终导致腾讯QQ痛下杀手,直接屏蔽大部分包含.CN的域名。

  经过我的测试,www.vnet.cn(老流氓互联星空)、www.google.cn(谷歌)、www.net.cn(万网)等较为知名的CN网站以及单字母的cn域名(不带www的)都还可以显示,大部分com.cn的域名也可以显示,但是.cn的域名就大部分不能显示,有趣的是,腾讯连自家域名也不放过,www.qq.cn这个域名也是不能显示的。

  微软的MSN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国外搞垃圾网站通常也是注册廉价域名,MSN也将廉价注册的INFO域名(0.99美元价格)彻底屏蔽。

  更新:19日晚,腾讯QQ解除了对.cn域名的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