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术语的起源

blog(博客)、browser(浏览器)、software(软件)、wiki(维基)和World Wide Web(万维网),这些词语大家今天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网络的今天全得仰赖这些历史并不悠久的技术,以及给这些技术命名的人。那么你知道这些术语的来源么? 这些术语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BLOG(博客):这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简写形式,该词的最早出现似可追溯至1997年由Jorn Barger创办的“机器人智慧”网站。Barger在网站上开设了“logging the Web”(网络日志)栏目专门用来记录他在网络上无意间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而Peter Merholz则被认为是首次完整使用了这个术语的人。1999年,他在自己的weblog中写道:“我决定把‘weblog’读为‘wee-blog’,或者采用其简写形式‘blog’。”

BYTE(字节): 1956年,Werner Buchholz在IBM Stretch计算机的设计阶段采用了这个术语用来衡量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容量。他是根据“吃下(bite)”这个词杜撰出来的,意思是一台计算机到底能“吃下”多少数据。不过需注意这个词的拼写,不要和“bit”相混淆。

BROWSER(浏览器): 经常被称为“Web之父”的Tim Berners-Lee在1989年开发出了他称为“WorldWideWeb”的软件。不过Berners-Lee说,“browser”这个词要早于Web,是作为“超媒体浏览器”而出现的。 

CELL PHONE(手机): 一般认为,是AT&T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William Rae Young首先提出了蜂窝移动电话的六角形蜂窝小区的概念。Young所做的工作在1947年与Douglas H. Ring合写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提到过,该文论述了如何构建广域的蜂窝通信服务。用移动电话所拨打的第一个电话是1946年6月17日从圣路易斯的一辆行进的汽车中打出的,不过这部移动电话的形状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手机相差甚远。这部电话重约80英镑,采用的是AT&T的服务,(massive party line),每个月的服务费30美元,每打一次本地电话再加30到40美分。可惜,贝尔实验室却未能争得“手机之父”的美名。这个名头被摩托罗拉通信系统部的总经理Martin Cooper夺走,1973年4月3日,他携带着一部大块头的手机穿越纽约城,用这部电话给他在贝尔实验室的竞争对手Joel Engels打了一通电话。

CIO(首席信息官): 根据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任命IT人员担任高级职位是从军队和政府开始的,然后普及到工业界。William Synnott和William Gruber在1981年首次获得这一头衔。

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 这个术语今天被广泛用来描述可自我复制的和恶意入侵的软件,发明此术语的人是Leonard Max Adelman,他在1984年参与了“计算机病毒实验”的研究,并向研究人员Fred Cohen建议使用这个术语。Adelman还是RSA(Rivest-Shamir-Adelman)密码系统的联合发明人之一。

HYPERTEXT(超文本): Ted Nelson在1965年杜撰了”hypertext”和”hypermedia(超媒体)”这两个术语,1968年他与Andries van Dam一起在布朗大学共同开发超文本编辑系统。这些术语的前缀“hyper”的词义出自希腊语的“超越、超出”一词。所谓超文本就是计算机使用者通过超链 接和其他人共享文本信息的一种文本。超文本的首次实际使用是上世纪60年代Douglas Engelbart在斯坦福大学开发的“On-Line系统”上进行的。Engelbart还与Bill English共同发明了电脑鼠标。

INTERNET(互联网): 根据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记载,这个术语是在论述TCP/IP组网的文献中首次出现的,目前能够查到的包含此术语的最早文献是IETF RFC675,此文献即是由Vint Cerf、Yogen Dalal和Carl Sunshine共同撰写的《互联网传输协议编程规范》,发表于1974年。

MAINFRAME(主机): 起源无法确定,但是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则相信,“main frame”这个术语的出现要早于计算机,是在机械和电话时代出现的。而当它在上世纪60年代上半叶再次出现时,是用来指称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或者更经常地被用来指称不带外设的计算机。到了上世纪70年代,组合词”mainframe”则主要用来称呼小型机。根据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今天,被大多数人视为主机制造商的IBM,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并未将这个词作为计算机的一个分类词来使用。在1964年IBM System/360的操作手册中你肯定找不到‘主机’这个词。”

MALWARE(恶意软件): 这是用来称呼大量恶意代码的术语,首先使用它的人是Yisrael Radai,时间是1990年7月4日,在一封公开邮件中他写道:“特洛伊木马只是恶意代码(我杜撰了这个词来称呼特洛伊木马、病毒、蠕虫等等)中极小的一部分。”不过Chris Klaus则被认为是在论述中广泛使用该术语的第一人。

ONE-TRANSITOR DYNAMIC RAM (单晶体管动态RAM,简称DRAM): 今天,几乎所有的电脑芯片都在使用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存储在一个内存单元中的每个信息比特都是由一个单晶体管和一个微电容构成的。IBM的研究员Robert Dennard为此在1968年申请了美国专利(专利号:#3387286)。今天的DRAM芯片一般可存储64Mb,是电脑和电器的一个关键部件。

PUBLIC KEY, PRIVATE KEY(公钥、私钥): Whitfield Diffie说,是他在1975年春杜撰了“公钥”一词来描述他作为“巡游密码专家”所采用的一种加密方法。

今天,Diffie富有远见的公钥加密概念已被普遍认为是数据安全领域的一次灵感爆发。使用者不必交换密钥就能彼此加密或解密信息。而且,信息接收者的公钥可以向全世界公布,只不过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把密钥——Diffie称其为“私钥”——有了私钥和公钥,接收者便可解开加密的数据。Diffie在1976年的美国国家计算机学会上发表了他的公私密钥转换概念,并在同年与斯坦福大学的Marty Hellman教授一道发表了论文《加密学的新方向》。

Diffie认为,在公钥-私钥对的精心研制过程中,Hellman所做出的贡献和他自己的一样多。Diffie并不完全满 意“私钥”一词中的“私”字,因为“私密一词有多重含义。”但他补充说,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他的妻子Mary Fischer,在他们35年的婚姻生活中,Mary在他发明公钥的早期艰难岁月中给了他很多的灵感和支持,堪称是“公钥加密学之母”。 

PUNCH CARD(穿孔卡片): 早期的计算机输入指令用的一种纸质卡片,这个术语源自Herman Hollerith,他在1890年为美国人口局设计了电子制表系统,采用了穿孔卡片。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简指令集计算,缩写为RISC):根据IBM科学家John Cocke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发明,RISC被广泛用来描述一种CPU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简化的指令仍可提供较高的性能,随之出现的“RISC体系架构”则描述的是某些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ROUTER(路由器): 我们无法找出到底是哪个人发明了这个术语,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TCP/IP社区中,很多互联网先驱都称此设备为“gateway(网关)”,思科在某个地方甚至称其为“终端集线器”。部分是为了和其他也被称为网关(例如邮件网关)的设备有所区别,有一些早期的开发人员开始采用“router”这个词。 Noel Chiappa在1980年开始研制多重服务路由器,1987年6月,他在IETF RFC #1009中通篇都使用了“路由器”这个术语。从那时起,将“网关”改名为“路由器”就似乎被正式确定下来了。

SOCKET(套接字接口): 术语“socket”在组网领域的首次使用是在1970年2月12日发布的文献IETF RFC33中发现的,撰写者为Stephen Carr、Steve Crocker和Vint Cerf。根据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记载,Croker写道:“命名空间的元素都可称为套接字接口。一个套接字接口构成一个连接的一端,而一个连接可完 全由一对套接字接口规定。”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补充道:“这比BSD的套接字接口定义早了大约12年。”

SOFTWARE(软件): 是由计算机执行的一组指令,和运行它们的物理设备即硬件相对应。这个术语是统计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兼AT&T贝尔实验室研究员John Wilder Tukey在1958年创造的,Tukey还在此之前12年杜撰了术语“bit(位)”(二进制位的缩写)。

WIKI(维基): Ward Cunningham说,为他在1995年开发的软件取名WikiWikiWeb的灵感来自一次夏威夷之旅,当地土语“wiki”的意思是“快捷”,他当 时乘坐的巴士就叫“Wiki Wiki巴士”。WikiWikiWeb后来简写成了“Wiki”。今天,一个“wiki”网站意思就是指一个凝聚了集体智慧的网站,众多的写手都可以为 该网站提供内容或编辑内容,这类网站中最有名的就是Wikipedia。

WORLD WIDE WEB(万维网): Web之父Tim Berners-Lee在W3C(万维网联盟)的网站上曾经描述过他发明Web时的初期工作。“第一个Web浏览器被称为‘WorldWideWeb’, 它毕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编写的,在当时是浏览Web的唯一方法。数年后这个浏览器又被命名为‘Neus’,是为了不至于混淆浏览程序和被浏览的信息空间。如今,‘World Wide Web’只用来称呼存储信息的空间了。”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